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目標,就是要實現與沿線國家的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一帶一路”倡議涉及國家眾多,地域廣闊,國家間的發展水平差異較大,在經濟建設、社會發展、資源開發和利用等方面的信息資源不夠豐富,迫切需要加強信息的互聯互通。空間信息具有覆蓋范圍廣、時效性強等特點,可以為基礎設施建設、能源資源開發和利用、環境災害監測與評估等領域提供信息支撐服務。共建空間信息走廊,進一步完善空間基礎設施,將在“一帶一路”倡議實施中發揮重要作用。
空間信息走廊是在“互聯網+空間信息”的服務模式下,以實現空間信息綜合集成應用服務為目的,為實施“一帶一路”倡議進行空間信息服務的綜合性工程。該工程充分利用我國現有和規劃發展的天基和地面設施資源,以衛星通信、遙感、導航等天基基礎設施為主體,以實現地面網絡和設施的互聯互通為重點,支撐“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能源資源開發、環境減災、基礎設施建設以及應急安全等重點領域的空間信息綜合應用,為“一帶一路”資源信息、文化傳播信息、公益安全信息等的互聯互通提供天地一體、合作共贏、安全可靠的信息通道。
空間信息走廊在“一帶一路”的應用領域主要體現在以下4個方面:一是可以為鐵路、公路、港口等基礎設施建設規劃、設計、實施提供空間信息互聯互通;二是可以為農業、林業、水利等資源環境調查和監測提供空間信息支撐服務;三是可以為地震、洪水、火災等自然災害監測和評估提供空間信息保障;四是可以為海上搜救、航行安全監測等提供空間信息應急服務。
我國目前已經基本建成了配套比較完整的航天科技工業體系,未來將進一步構建和完善布局合理、全球覆蓋、國際服務能力大幅增強的國家空間基礎設施,可以為“一帶一路”倡議實施提供空間信息支撐和服務保障。
我國已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建立了良好的合作機制,奠定了空間信息技術應用推廣的良好基礎。“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也研制發射了若干通信或遙感衛星,建立了相應的地面和應用系統,具備了較好的航天技術及應用合作基礎。這些航天技術和合作為共同建設空間信息走廊奠定了良好的基礎,空間信息走廊將充分利用我國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已有和規劃的天地資源,共同建立空間信息共享與服務平臺,以重大工程項目為抓手,聯合開展典型應用示范,構建“感、傳、知、用”四位一體的立體空間信息系統,為我國企業“走出去”提供空間信息保障,以空間信息國際推廣應用為牽引,帶動我國航天裝備和高新技術產業國際化發展,進一步增強我國的國際影響力,促進空間信息更好地服務“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
空間信息走廊將著力建設空間通信信息系統,提升空間信息互聯互通能力。一是加強天基資源合作,聯合建設衛星通信、數據采集系統,實現天基信息網絡的互聯互通;二是加強地基資源合作,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共建若干通信衛星電信港,實現地面信息網絡的互聯互通;三是加強通信服務合作,探索建立通信衛星聯合運行機制,實現“一帶一路”區域安全、可靠、高效、便捷的信息互聯互通,支持“一帶一路”區域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
空間信息走廊將著力建設遙感共享服務平臺,提升遙感信息共享服務能力。統籌利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已有遙感衛星資源,聯合研制由高光譜小衛星、微納衛星星座等組成的多任務小衛星星座,建設相應的地面數據接收、處理和分發系統,搭建遙感衛星共享服務網絡,開展典型應用示范,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提供全面、及時的空間遙感信息共享服務,促進空間信息技術和應用的發展,推動“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共同發展。
空間信息走廊將著力建設應急服務保障系統,提升應急響應服務能力。借鑒國際減災憲章機制,聯合搭建“一帶一路”空間信息應急響應技術支持中心,建立“一帶一路”空間信息應急響應、綜合監測和聯合指揮等協調工作機制,充分利用已有和在建資源,構建應急空間信息共享、海上搜救、應急救援等快速響應信息服務體系,提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空間信息應急響應服務能力。
空間信息走廊將著力加強空間技術應用合作,促進空間信息產業發展。發揮“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在技術研發、產品開發、產業推廣等方面的優勢資源,利用大數據、云服務等先進信息技術手段,聯合建設“一帶一路”空間技術應用云服務中心、區域教育培訓服務平臺,構建分布式、線上線下相結合的空間信息技術與應用培訓網絡,支持成立空間信息服務產業聯盟,打造若干國際空間信息產業園,帶動“一帶一路”區域空間信息服務產業發展。
充分發揮空間信息技術的獨特優勢,以“一帶一路”倡議實施為契機,共同建設空間信息走廊,搭建空間信息共享服務平臺,提升“一帶一路”空間信息服務能力,促進區域空間信息產業發展,助力“一帶一路”倡議實施,實現合作共贏,共同發展。
(作者單位:武漢大學經濟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