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建設實施3年多來,沿線能源發展初具成效,實現了能源生產國、能源消費國、能源通道國三方共贏。繼續以能源貿易為抓手,深化與這些國家在能源領域的合作,有助于推動中國更深層次地融入全球貿易,實現沿線各國的共融共贏——
從15世紀末至今,現代國際貿易已有500多年歷史,期間貿易格局經歷了多輪洗牌。在工業化高度發達的今天,能源的重要地位不僅沒有下降,反而與日俱增。能源貿易不只是純粹的商品貿易,而是國家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從根本上講,一國主導了能源貿易,才能在全球貿易中發揮引領作用。
從能源角度來看,“一帶一路”沿線多個國家都與能源密切相關,沿線60多個國家其實可劃分為3類:即能源生產國、能源消費國和能源通道國。“一帶一路”建設實施3年多來,沿線能源發展初具成效,實現了能源生產國、能源消費國、能源通道國3方共贏。據不完全統計,自2013年年底至2016年,由我國企業在海外簽署和建設的重大能源項目達40多個,涉及20多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極大地帶動了沿線國家基礎設施建設和國內資源開發。從石油貿易來看,2011年至2016年間,我國從“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口的原油數量不斷創歷史新高,占到我國原油進口的65%左右,成為我國原油進口的最主要來源,尤其沿線的俄羅斯、沙特阿拉伯、阿聯酋等國都位列我國原油進口前十大來源國,不僅保障了我國能源安全,而且也促進了這些國家石油資源的開發利用。與此同時,面對國內煉油能力日益過剩、市場競爭加劇等挑戰,我國不斷加大成品油出口市場開拓力度,當前70%左右的成品油出口至“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尤其對印尼、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地的成品油出口呈現快速增長勢頭,滿足了這些國家快速增長的成品油需求。
有業內專家指出,“一帶一路”建設順應國際貿易大趨勢,橫貫歐亞大陸,一定程度上開啟了新的能源之路,是新時期我國著眼大格局的能源大戰略和國家大戰略,是對未來國際貿易格局的主動建構。近年來,我國主要能源貿易公司積極實施“走出去”戰略,在區域乃至全球能源市場的影響力和話語權不斷提升。以石油貿易為例,我國中石油、中石化等公司旗下的石油貿易公司目前已建立了專業化的國際貿易人才隊伍,不斷加大全球資源配置與貿易運作力度,不僅成為國際石油貿易行業的重要參與者與建設者,更成為了區域市場最主要的引領者,極大地提升了中國在區域能源市場的影響力和主導權。
如何以能源貿易為重要抓手,繼續深化“一帶一路”沿線能源領域合作,助推中國更深層次融入全球貿易,實現沿線各國互聯互通、共建共融共贏,是當下亟待解決的關鍵問題。在當前合作基礎上,建議一是在現有能源貿易規則之下,積極探索新的更符合廣大發展中國家利益的貿易秩序和貿易規則,構建全球能源貿易新格局;二是要重點謀劃,著重考慮在歐亞非交匯地帶、全球重要的能源樞紐地帶如土耳其、埃及等國加強戰略布局,深化能源基礎設施和能源貿易合作;三是更加積極穩妥地推進能源領域人民幣國際化,拓展地域使用、強化貨幣職能,逐步建立以人民幣為主導的區域能源貿易體系;四是要全面提升應對各類風險和挑戰的能力,深刻剖析沿線國家地緣政治和經濟金融風險,穩步扎實推進各類投資和貿易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