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第七屆北京國際電影節開幕紅毯及開幕式在北京懷柔區國家中影數字制作基地舉行。圖為第七屆北京國際電影節“天壇獎”評委會成員集體亮相紅毯。中新社記者崔楠 攝
中國和意大利分屬古絲綢之路的起點和終點,對于現代中國和意大利的電影人而言,新時期的“一帶一路”更像是一條文化交流互通之路。
20日,在第七屆北京國際電影節的中意電影合作論壇上,多位中意影人表示,在“一帶一路”背景下,中意合拍電影可以展現各自的風土人情和特色文化,讓兩國觀眾更多地了解彼此的文化。
在論壇上,中國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副巡視員周建東表示,上世紀80年代中意影人就合作推出了《末代皇帝》等優秀作品。今年中意兩國還將舉辦多場交流活動,為兩國電影人搭建平臺,讓其尋找更為廣闊的合作空間。
意大利駐華大使謝國誼提到,“一帶一路”不僅是經濟發展之路,更是一條文化上的絲綢之路,而電影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羅馬電影節連續幾年設立了“中國日”活動,為意中電影提供交流平臺。同時,意大利對于合拍電影也給出了很多相應的稅收優惠政策,這些都為意中合拍電影創造了利好條件。
在官方大力“搭臺”的同時,來自中意兩國多家知名影視機構和影視公司的負責人也在積極籌備“同臺唱戲”。RAI電影公司CEO保羅·德爾·布洛克認為,“一帶一路”中非常重要的一大組成部分是文化上的合作,而電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因素。未來,意中雙方應在合作電影中考慮到如何更好地展示兩個民族的特色文化和風土人情,例如意大利的足球、時尚、旅游等方面,讓電影上的合作成為雙方文化合作的新起點。
如何解決雙方合拍中的文化差異問題?在阿里影業執行董事兼聯席總裁張強看來有兩個方法。一是選擇共通的主題合拍,例如人與自然的關系、人類共同的命運等,這些是兩國觀眾都會關注的題材;二是選擇科幻題材做合拍,在未來世界中,不同種族的人在一起工作生活是很正常的情況,這個主題也很容易為不同文化背景的觀眾接受。
上海電影集團副總裁王小軍提到,合拍不應只停留在人物面孔和場景的簡單變化,而是從兩種文化深處共性和差異中發掘值得思考的東西,讓兩國觀眾走出影院時對這兩種文化能有更深層次的理解。
為此他建議,中意兩國可互辦電影展,讓雙方的電影人和觀眾有機會進一步了解彼此的文化;兩國電影人應加強創作上的溝通和磨合,有條件的甚至可以去當地生活一段時間來獲得靈感;兩國的發行和院線應大力推廣優秀合拍片,保證其進入商業院線的檔期,讓影片真正接觸到觀眾。
“想要講一個中國和意大利觀眾都感興趣的故事很不容易”,來自意大利七個夢電影制作公司,正在做一部意中合拍片的制片人瑪莉亞·嘉西亞·古欣娜塔直言。為講出好故事,她特意邀請意中雙方的制片人和劇作家一起到成都,共同創作了三個星期。同時,電影中的部分場景取自中國,另一部分是在意大利的西西里,“希望能更好地展現兩國的風景和文化差異,讓觀眾分享并理解”。(記者尹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