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一帶一路”是中國的,更是世界的。
2013年,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重大倡議,喚醒了當今世界對千年古絲綢之路輝煌的記憶,得到國際社會廣泛關注和積極響應。
三年多來,以共商、共建、共享為原則,以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的絲綢之路精神為指引,以打造命運共同體和利益共同體為合作目標,“一帶一路”建設從無到有,由點及面,取得了超出預期的進度和成果。
共贏共享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2013年3月,習近平在莫斯科國際關系學院演講時,清晰而明確地向世界傳遞了一個理念:“這個世界,各國相互聯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類生活在同一個地球村里,生活在歷史和現實交匯的同一個時空里,越來越成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
之后的上合組織峰會、中阿合作論壇、博鰲亞洲論壇、第70屆聯合國大會、二十國集團峰會、亞信第五次外長會議,直到世界經濟論壇2017年年會,從國與國的命運共同體到區域內命運共同體,再到人類命運共同體,習近平一次次深入闡述了這一主張。
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不斷創造更全面、更深入、更多元的對外開放格局,是中國的戰略選擇。2016年,二十國集團工商峰會(B20峰會)在杭州開幕,習近平在演講中特別強調,中國倡導的新機制新倡議,不是為了另起爐灶,更不是為了針對誰,而是對現有國際機制的有益補充和完善,目標是實現合作共贏、共同發展。中國對外開放,不是要一家唱獨角戲,而是要歡迎各方共同參與;不是要謀求勢力范圍,而是要支持各國共同發展;不是要營造自己的后花園,而是要建設各國共享的百花園。
“一花獨放不是春,萬紫千紅春滿園。”習近平大力倡導、推進的“一帶一路”就是要尋找更多利益交匯點,擴大“朋友圈”,“把我國發展同沿線國家發展結合起來,把中國夢同沿線各國人民的夢想結合起來”。習近平強調要“推動構建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系,推動國際秩序和國際體系朝著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推動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
“小智治事,大智治制。”“一帶一路”是中國擴大對外開放的重大倡議舉措,同時也是中國推動全球治理體系變革的主動作為。2016年11 月 17 日,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呼吁各國推進“一帶一路”倡議,得到 193 個會員國的一致贊同,體現了國際社會對推進“一帶一路”倡議的普遍支持。
互利合作 中國方案造福沿線國家
“一帶一路”不是中國一家的獨奏,而是沿線國家的合唱。
正如習近平所言:“歡迎大家搭乘中國發展的列車,搭快車也好,搭便車也好,我們都歡迎。”
作為迄今為止世界上人口規模最大的互利共贏命運共同體,“一帶一路”東牽亞太經濟圈,西接歐洲經濟圈,穿越非洲、環連亞歐,涉及60多個國家,40多億人口,是世界上跨度最長、最具潛力的合作帶。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到2020年,“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貨物貿易總額將達到19.6萬億美元,占全球貨物貿易總額38.9%。
今年1月,習近平在世界經濟論壇2017年年會上向世界展示了“一帶一路”三年多來的成就:已經有10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積極響應支持,4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同中國簽署合作協議,“一帶一路”的“朋友圈”正在不斷擴大。中國企業對沿線國家投資達到500多億美元,一系列重大項目落地開花,帶動了各國經濟發展,創造了大量就業機會。可以說,“一帶一路”倡議來自中國,但成效惠及世界。
2017年2月公布的外貿數據顯示,1月份我國對印度、俄羅斯、沙特阿拉伯等“一帶一路”沿線主要國家的貿易分別增長了23.6%、44%、46.9%,成為全球貿易的一大亮點。
事實上,這一增長態勢自去年以來就逐步顯現。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黃頌平表示,去年前3季度我國對歐盟、美國、東盟等主要貿易伙伴的出口增長不到2%,但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出口卻保持在兩位數增長的高位運行。
不僅是貨物貿易,我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投資合作也表現不俗。2016年,我國對“一帶一路”沿線53個國家直接投資145.3億美元,占同期總額的8.5%。我國企業對相關61國的新簽合同額為1260.3億美元,占同期對外承包工程新簽合同額的51.6%,完成營業額759.7億美元,占同期總額的47.7%。
據悉,巴基斯坦喀喇昆侖公路二期、卡拉奇高速公路、中老鐵路等項目已開工建設,土耳其東西高鐵、匈塞鐵路等項目正在順利推進。上述重點項目的推進,將有效帶動當地經濟社會發展。
3月8日,外交部部長王毅在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新聞中心舉行的記者會并回答記者提問時說:“一帶一路”之所以取得成功,根本在于響應了沿線各國加強互利合作的迫切愿望,提出了共商、共建、共享的開放包容理念。尤其是在當前保護主義、單邊主義抬頭的形勢下,“一帶一路”是各國“擼起袖子一起干”的共同事業,有助于推動經濟全球化朝更加普惠、包容方向實現“再平衡”。
貫穿血脈 “五通”讓區域合作更加緊密
復興絲綢之路經濟帶和海上絲綢之路,旨在重啟、強化其聯通作用,搭建地區間便捷溝通的橋梁。習近平指出,構建“絲綢之路經濟帶”要創新合作模式,加強“五通”,即政策溝通、道路聯通、貿易暢通、貨幣流通和民心相通,以點帶面,從線到片,逐步形成區域大合作格局。
2015年3月28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務部聯合發布了《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其中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與民心相通構成了合作的主要內容。
促進區域高效合作與資源流動配置,“五通”是關鍵。
政策溝通是國家間務實合作的基礎與重要保障。習近平在論述絲路經濟帶合作“五通”模式時,將“在政策和法律上為區域經濟融合開綠燈”的政策溝通列在首位。自2013年9月“絲綢之路經濟帶”倡議提出至今,中國已經與以中亞為主的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國家建立了不同層次的政策溝通,如上合組織框架、亞歐大陸橋協商機制、“歐亞經濟論壇”等對話形式。與沿線各國達成的廣泛共識,構成了推進“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的主要基礎。
要想富,先修路。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是“一帶一路”建設的優先領域。截至 2016 年 6 月30 日,中國已開通中歐班列共計 39 條,由中國國有企業在海外簽署和建設的電站、輸電和輸油輸氣等重大能源項目多達40 項,共涉及 19 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地理上的障礙在不斷被打破,高速公路、高鐵列車、港口輪船、跨境光纜,互聯互通在一步步成為現實。
投資貿易合作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重點內容,是打開彼此市場的“金鑰匙”。近年來,在“一帶一路”倡議的帶動下,投資貿易日益便利化,沿線國家雙邊本幣互換、結算規模日益擴大。以2016年為例,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進出口總額為6.3萬億元人民幣,增長0.6%。在沿線國家新簽對外承包工程合同為1260億美元,增長36%。對沿線國家直接投資145億美元,占我國對外投資總額的8.5%。此外,中國企業已經在“一帶一路”沿線20多個國家建設了56個經貿合作區,涉及多個領域,累計投資超過185億美元,為東道國創造了近11億美元的稅收和18萬個就業崗位。
資金融通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支撐,為金融合作“注活水”。亞投行于 2016 年 6 月 25 日批準了首批四個項目總計5.09 億美元的貸款。絲路基金于 2014 年 12 月 29 日于北京成立,截至 2016 年 6 月 30 日,已經宣布了三單項目投資。截至2016 年 8 月 15 日,人民銀行已經和境外 35 家和地區的中央銀行,或者其他貨幣機構簽署了雙邊本幣互換協議。其中 21 個國家和地區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總額度已經超過了 3.12 萬億美元。人民幣業務清算行已拓展到 20 個,其中 7 個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
“國之交在于民相親”。民心相通是“一帶一路”建設的社會根基。三年多來,中國積極傳承和弘揚絲綢之路友好合作精神,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廣泛開展文教合作、旅游合作、衛生醫療合作、科技合作、青年合作、黨政合作和民間合作,為“一帶一路”建設奠定了堅實的民意基礎。僅以旅游一項為例,截至 2016 年 6 月 30 日,面向中國普通旅行開放免簽的國家和地區就有 21 個,施行落地簽的有 37 個,極大便利了不同國家的民間交往,出境游也可以說走就走了。
利益相融,命運與共,“一帶一路”已經展現出美好的發展前景和宏大的時空格局,隨著搭乘中國發展快車、順風車的國家越來越多,“一帶一路”對破解世界經濟發展難題所發揮的作用也必將越來越大。(文/林孔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