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國務院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中國科學院相關負責人就科技支撐“一帶一路”建設成果做了介紹并就熱點問題答記者問。
近年來,中國科學院加快自身國際化推進,對外科技合作水平和科技化程度明顯提升。目前,中國科學院每年國際交流在3萬多人次,每年組織各類國際學術會議平均350次左右,有力地提升了“一帶一路”的科技合作水平。此外,中國在國際教育合作與海外人才培養方面的努力,亦為“一帶一路”獲得更多智力支撐打下了基礎。
科技合作 中國搭臺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其對于“一帶一路”建設的意義不言而喻。從科技合作入手,組織“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共同研究解決在發展過程當中面臨的重大挑戰和問題,無疑有利于實現“一帶一路”的共贏愿景。
在發布會上,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指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大多數還是處于工業化初期,面臨如何發展經濟、保護環境、研究環境承載能力等共同的挑戰。
“科技在解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共同面對的挑戰和問題時,能夠提供一些新的解決途徑。在科技合作方面,我們為沿線國家提供科技咨詢,以科技知識、科技調研作為基礎提供支持,來解決發展中的共性問題。這在‘一帶一路’建設當中能夠提升創新能力和水平。”白春禮說。
例如,蒙古國很希望得到在荒漠化、沙漠化治理方面的技術和條件,而中國科學院有關研究單位在包蘭鐵路、新疆公路沿線的流沙治理上有著非常成熟的經驗,雙方一拍即和。再例如,肯尼亞野生動物很有名,但是卻沒有植物園,于是中國有關單位便一起在非洲建了一個植物園,為生態環境的保護和生物多樣性的保護提供了支撐。
培養人才 蓄積動力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在同海外進行科技合作的過程中,中國還十分重視人才的交流與培養。
據介紹,現在中國科學院每年的國際交流達3萬多人次,幾乎每天都有一場國際會議,還吸引了國際理論物理中心、國際減災中心、國際遙感遺傳保護中心等一批國際組織的分支單位落戶。3年多來,中國科學院還通過院長獎學金、發展中國家訪問學者資助計劃、發展中國家科技培訓班等方式,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培養科研管理和專業技術人才已達到1800多人次。
“國際的交流與合作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基于是不是有很好的人才。人才培養在‘一帶一路’建設當中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們希望通過幾類人才培養計劃,真正為‘一帶一路’建設提供非常優秀的人才、奠定堅實的基礎,希望他們回到各自國家之后,能夠發揮重要作用。”白春禮說。
智力支撐 更加強大
展望未來“一帶一路”的國際影響力,科技的貢獻無疑將是巨大的。這其中,中國科研機構主動開放合作的努力無疑為“一帶一路”注入了越來越強的科技動力。
針對“一帶一路”科技組織聯盟相關問題,中國科學院國際合作局局長曹京華表示,這個聯盟每兩年搞一次大會,具體囊括了傳染病、災害防治、“一帶一路”大數據、綠色技術、生物技術國際展望等諸多專業性研討會。曹京華表示,目前,中國科學院正努力加強和完善這一聯盟,爭取把它注冊成國際組織,打造好互利共贏的“一帶一路”科技共同體。
白春禮透露,中國科學院擬通過5年的時間,形成國際大聯通的科技合作網絡雛形;到2030年,實現“一帶一路”科技合作網絡體系基本建成,并且使其在帶動雙邊、多邊及區域科技合作當中發揮骨干網的作用;到本世紀中葉,使這一體系成為亞太、亞歐、亞非地區“科學共同體”和“創新共同體”建設的重要支柱,扮演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