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中國航天借助“一帶一路”建設帶來的發展機遇,加快推進“一帶一路”空間信息走廊建設與應用。截至目前,中國已同30個國家和3個國際組織簽署了98份政府間或政府部門間合作協定,涉及“一帶一路”國家11個,協定23份,與沿線國家建立了良好的政府和商業合作機制,中國航天在“一帶一路”的朋友圈不斷擴大。
據介紹,為配合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實施,提升衛星天地一體化應用能力,國防科工局(國家航天局)、發展改革委于去年10月正式印發《關于加快推進“一帶一路”空間信息走廊建設與應用的指導意見》。目前,在衛星通信領域,我國已基本形成固定通信廣播、移動通信、數據中繼等衛星通信技術服務體系,已有在軌民(商)通信衛星17顆,轉發器總數量接近300個,建成了連接南亞、非洲、歐洲和美洲的衛星電信港,形成了全球化的衛星通信服務能力,衛星通信業務拓展至全球30多個國家和地區。亞太九號通信衛星、老撾一號通信衛星、白俄羅斯通信衛星的陸續成功發射,不僅實現了中國航天向東盟國家整星出口零的突破,也實現了中國航天首次向歐洲地區用戶提供整星在軌交付服務。
在衛星遙感領域,中巴地球資源系列衛星數據已廣泛應用于南美國家國土資源調查、林業、農業等多個領域;在印尼、老撾、泰國等19個國家建成了風云系列衛星數據接收及分發系統,全面提升沿線國家在氣象監測、災害防治等方面的綜合能力;“高分二號”衛星實現亞米級光學遙感探測,“高分三號”合成孔徑雷達分辨率高達1米,我國自主研制的新一代靜止軌道氣象衛星風云四號成功發射,北京二號等商業遙感衛星陸續發射并投入使用,進一步提升了我國遙感數據在沿線國家的覆蓋及服務能力。
在衛星導航領域,北斗導航系統建設不斷完善,區域服務能力不斷提升,東盟國家等低緯度地區定位精度達5米左右,與俄羅斯、印度、巴基斯坦、泰國、印尼等國家和區域組織的合作交流取得重要進展,擬于2018年左右實現“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及地區的覆蓋。
中國航天技術成果正通過一個個具體項目服務“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亞太經貿商協會合作總部空間數據應用中心主任黃紹濱介紹,中國—東盟遙感衛星的合作為東盟開展農業監測、災害防測發揮了積極的作用。同時,由于共享服務,衛星數據還在柬埔寨的物流管理應用、老撾的農林業精準管理、新加坡的港口精細管理作業方面發揮了作用。
據了解,未來國家民用空間基礎設施規劃將有20余顆通信衛星陸續研制發射,國家航天局正在組織論證“天地一體化信息網絡”重大專項工程,將大幅提升我國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提供衛星通信的服務能力。(記者馮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