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尼亞蒙巴薩民眾在蒙內鐵路首批內燃機車旁載歌載舞。新華社記者孫瑞博攝
希臘比雷埃夫斯港正成為“一帶一路”上的一顆明珠。 帕諾斯·托馬達基斯攝(新華社發)
伊朗首都德黑蘭5條地鐵線全部由中國公司承建,這是工人在組裝車輛。 新華社記者 羅曉光攝
5月9日,在義烏工商職業技術學院涉外人員服務中心,伊朗商人哈米(右一)在教中東國家的小朋友說普通話。新華社記者 譚 進攝
“‘一帶一路’倡議非常重要,能夠把世界團結在一起,促進全球化朝著公平的方向發展。”近日,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對媒體這樣表示。
作為中國為世界提供的最重要公共產品,“一帶一路”倡議由中國首倡,但為世界各國所共享。三年多來,在各參與方的共同努力下,“一帶一路”建設已經取得重要階段性成果,實現了從理論設想到創新實踐的重大跨越,進入到全面推進務實合作的新階段。如今,“一帶一路”正在從中國倡議向全球共識轉變,未來必將承擔更為重要的歷史責任。
發展前景得到廣泛認可
“在部落歌手合唱隊的小夜曲聲中,非洲領導人、歐洲外交官和流行偶像們簇擁著走上新建火車站的臺階,爭先恐后地擠入全新的、有空調的車廂,乘坐這趟首次運行的旅客列車。”在報道今年1月亞吉鐵路(埃塞俄比亞首都亞的斯亞貝巴至吉布提首都吉布提)旅客列車首發儀式時,美國《紐約時報》稱,這趟發自吉布提首都的火車,引來了非洲之角一些最重要的人物。
“當天最大的明星或許是中國。”該報道稱,因為中國設計了該鐵路系統、提供了列車,并提供了規劃和修建這條鐵路線所需的數百名工程師。在國內建造了世界上最現代化的鐵路網之后,中國正把其驚人的資源和專業技術帶給世界。
不僅在非洲,“一帶一路”建設已經與沿線多國的發展戰略以及地區發展戰略實現對接。尤其重要的是,即將于5月14日至15日在北京舉行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已經有29位外國元首和政府首腦確認出席,這是“一帶一路”重大合作倡議自2013年提出以來,中方就此召開的規格最高的國際性會議,得到了國際社會的廣泛支持。
挪威首相索爾貝格指出,“我認為‘一帶一路’是一個偉大的倡議,因為它開啟了區域間的聯系,這些區域內的國家需要更多的經濟發展。”
在過去1年多的時間里,零點研究咨詢集團董事長袁岳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集中進行了考察,足足去了59個國家,近日,他在接受本報采訪時感慨地說:“我到很多國家,見到的當地政要和商會領袖,他們都會不約而同地提出一個問題,那就是我們可以一起做點什么樣的新生意。”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基于‘絲綢之路’的歷史文化內涵,向世界展示了全新的合作理念和合作模式,是包容性的全球化。”中科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研究員劉衛東接受本報采訪時分析說。
對于這一點,劉衛東認為,至少可以從5個方面來理解。首先,應重視政府的作用,特別是在維系社會公平和減少貧困方面的作用;其次,推崇發展道路選擇的多樣性;第三,強調國家之間發展戰略的對接,尋找利益契合點,讓更多地區受益;第四,堅持“開放包容”和“平等互利”的理念,突出“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則,把尋找發展的最大公約數放在首位;第五,遵循“和而不同”的觀念,在維護文化多元性的基礎上共謀發展、共求繁榮、共享和平。
從認可到主動合作創新
當地時間4月19日,在首都貝爾格萊德的奧布雷諾瓦茨,塞爾維亞為來自中國的首臺電力機車舉行了隆重的接車儀式。不久后,“中國制造”電力機車將服務于巴爾干最繁忙的貨運線路,為塞爾維亞的能源供應提供高效的動力保障。
不僅在塞爾維亞,中國電力機車在馬其頓也有所斬獲。今年1月10日,中車株機與馬其頓國家鐵路公司簽署了4臺電力機車采購合同。該型電力機車專為馬其頓電氣化線路研發設計,這也是馬其頓再次向中車株機公司采購高端軌道交通裝備。
塞爾維亞和馬其頓先后選擇中國電力機車,體現了歐洲市場對中國高端軌道交通裝備的認可。
事實上,3年多來,沿線各國聚焦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不斷深化合作,已經在多個方面取得積極成果,對于“一帶一路”的未來發展,各國不僅認可,更是主動合作,追求創新。
當首批打上了“GEELY”標志的汽車駛離生產線時,“白俄吉”總經理助理弗拉基米爾·巴甫洛維奇有一種揚眉吐氣之感。
吉利(白俄羅斯)汽車有限公司的英文名為BELGEE,中文簡稱“白俄吉”,取白俄羅斯和吉利之音。這是中國與白俄羅斯的首個汽車合資項目,也是白俄羅斯國內目前唯一運行的乘用車生產企業。
“中國是真心在幫助我們發展民族工業。”白俄羅斯副總理謝馬什科這樣說。
“謝謝中國,加速圓了我們的汽車夢。”巴甫洛維奇特別自豪的是,家鄉建起了這樣一家高技術水平的汽車廠,而自己有機會參與到國產乘用車制造過程中,為國家發展貢獻力量。
“近年來,中吉兩國之間簽署了200多份雙邊文件,其中既有兩國之間的文件,也有政府之間、部門之間及其他機構之間的雙邊文件。這些文件是兩國開展互利合作的重要法律基礎,同時也充分說明雙方對持續深化多領域互利合作的渴望。”吉爾吉斯共和國議會議員、議會對華友好合作工作組組長賈瑪利丁諾夫·孜亞丁·伊斯拉莫維奇說。
事實上,“一帶一路”倡議之所以能夠一呼百應,就在于這是一個包容性巨大的發展平臺,以打造命運共同體和利益共同體為合作目標,得到沿線國家廣泛認同并積極參與。
“空口袋立不起來。”北京師范大學新興市場研究院院長兼“一帶一路”研究院院長胡必亮對本報分析指出,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具有一定的經濟實力推進“一帶一路”,尤其是中國在基礎設施和開發園區建設方面積累了十分豐富的經驗,而這些方面對于促進“一帶一路”建設至關重要。
在胡必亮看來,“一帶一路”是用創新模式來促進合作。“3年多來,通過大合作促進大發展的理念得到普遍認同。加強區域和國際合作的創新性制度安排得到了國內和國際的普遍贊賞,并且形成了創新性的頂層設計方案和一系列的政策安排。”
未來可開拓更多空間
日前,中國、白俄羅斯、德國、哈薩克斯坦、蒙古、波蘭、俄羅斯等7國鐵路部門簽署了《關于深化中歐班列合作協議》。這是中國鐵路部門第一次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鐵路部門簽署有關中歐班列開行方面的合作協議,為中歐班列的開行提供了更加有力的機制保障。
推進“一帶一路”倡議的實施,交通運輸互聯互通是基礎,也是優先領域,目前在鐵路、公路、水運、民航、郵政等領域均取得了積極進展。中國已通過73個公路和水路口岸,與相關國家開通了356條國際道路客貨運輸線路。中巴經濟走廊“兩大”公路和瓜達爾港、斯里蘭卡科倫坡港及其港口城和漢班托塔港、印尼雅萬高鐵、肯尼亞蒙內鐵路、希臘比雷埃夫斯港、瀾滄江—湄公河國際航道整治工程、中俄跨境橋梁等重大交通基礎設施項目相繼啟動或投入運營。
據統計,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已經簽署了130多個涉及鐵路、公路、海運、航空和郵政的雙邊和區域運輸協定。
專家指出,未來,“一帶一路”還需要加大力度推動標準、規則、法規對接的一體化機制建設。
劉衛東認為,“一帶一路”倡議正在成為全球共識,面向所有國家開放。無論是古絲綢之路沿線國家還是其他國家,均可通過參與共建為本國和區域經濟的繁榮發展做出貢獻。未來,我們希望以共商、共建、共享原則為遵循,構建一個更加緊密和強勁的伙伴關系網絡,實現各國發展戰略和經濟政策的有效對接。
此外,劉衛東認為,在共建“一帶一路”進程中,還應該更加注重吸引全球資本參與建設,調動各國企業的力量,實現多引擎同步驅動,共同創造商業機會,共同分享發展的好處,最終形成政府引導、市場運作、企業主體、民間促進的立體式推進格局。
“未來,‘一帶一路’應該拓展一些新機會和新合作空間,其中金融合作的需求和空間很大,合作潛力也大,主要是要通過創新方式為沿線國家提供金融服務,促進其資源開發、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建設、人力資本提升等。”胡必亮說。
袁岳從考察中發現,在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等國家,文化創意產業和一部分的電子商務,將會是個人最有機會創業的領域之一。“在‘一帶一路’國家中,印尼是我看到的創業最活躍的一個國家。首先,印尼對互聯網創業很有熱情,走了一條跟中國很接近的道路,我們看到,一些中國的互聯網模式,在當地得到了相似的引進;此外,無論是印尼還是馬來西亞,華裔都在新經濟中扮演了突出的角色。”
袁岳認為,還需要增加在“一帶一路”國家的學習人才,增加人力資本的投資,包括留學學習、人才交流和人才培訓,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基礎建設。
“在全球化和多極化仍在不斷深入發展的當今世界,我們需要的不是單槍匹馬的孤膽英雄,而是同舟共濟的合作伙伴。”外交部長王毅這樣說。他表示,中方期待以本次高峰論壇為契機,打造一個更加開放和高效的國際合作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