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擴大與東盟國家及其高校的人才合作,打造面向東盟的國際化人才特區。”欽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副局長張團芬、欽州市教育局副局長馮思明建議盡快積極爭取國家批準在廣西建設國家級人才資源服務產業園,通過聚集、拓展、孵化一大批優秀的人力資源服務企業,為廣西的開放開發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智力和人力資源服務支撐。
“人才引來了,怎樣才能留得住?”欽州保稅港區管委會辦公室主任張浩勇坦言,他們在2011年前后引進了一批博士等專業化人才,但由于種種原因,那些人才都相繼調離了保稅港區。他認為,在市場經濟體制下,不僅強調用人生觀、價值觀等認知論激勵干部職工,更需要建立適應市場經濟體制的評價體系和獎懲辦法,通過制定優惠政策和建立績效管理制度,加大引進國際化人才力度,吸引更多優秀的人才到廣西就業創業,為他們提供就業創業創新發展空間和良好的工作及生活環境。
在5月24日召開的自治區政協界別協商會上,如何樹立正確的人才觀、用好人才成為委員關注的熱點。
自治區政協常委、自治區科協主席趙艷林認為,對人才的理解不能過于狹隘,不僅要重視高端人才,也要重視實用型人才。不能坐而論道,要求真務實,營造全社會真正重視人才的氛圍。
“對人才的培養也不能局限在高端人才上?!睆V西工商職業技術學院副教授莫榮光委員認為,大國制造需要大國工匠,初中高各個層次的技能型人才不容忽視,應充分發揮中職、高職、大學等學校的不同作用,全方位培養不同層次的人才。
“首先要弄清楚人才的概念。”北海市海城區副區長潘娟委員說,根據《國家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人才分為黨政人才、企業經營管理人才、專業技術人才等6大類,而目前一些部門和用人單位對東盟人才的理解僅停留在專業技術人才和高學歷、高層次人才上。
科研有科研的規律,人才有人才的市場。自治區政協文史和學習委員會副主任呂余生建議,進一步完善留住人才的保障機制,建立一個開放式運作、政府推動、市場主導的人才機制。
“委員們提出的建議站位高,有針對性,我們將充分采納,讓委員建議早日落地生根。”南寧市、欽州市、自治區高校工委、自治區科技廳等有關負責人對委員們提出的問題和建議做了回應,并表示要把委員們的好建議落實到具體工作中去。
“人才要引得進、留得住、用得好?!秉S道偉強調,要不斷完善人才管理制度和吸引人才、引進人才的優惠政策及措施,推動東盟人才的開發合作,為廣西的開放開發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智力和人力資源服務支撐,使廣西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發揮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