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俯瞰騰格里沙漠里的“沙漠奪田”(資料圖)。中新社記者楊艷敏 攝
中新社蘭州6月22日電 (記者馮志軍)連日來,來自緬甸、越南、埃塞俄比亞、蒙古國、澳大利亞、尼泊爾等“一帶一路”沿線和受荒漠化影響嚴重的16國使節及林業部門代表,走訪考察了甘肅一系列科技治沙新成果,希望通過合作擺脫“沙困”。
在武威市國家級“全國荒漠化防治(機械治沙工程)試驗示范基地”,沙漠中拔地而起的“城堡”建筑,引各國使節“一擁而上”拋出了涉及科技研發、設備生產、技術人才引進、長遠規劃等方面的問題。當看到沙漠深處的梭梭、花棒等沙生植物生長態勢良好,機械化鋪設的大面積草沙障技術亦令他們驚嘆。
這是甘肅老牌國企甘肅建投在騰格里沙漠進行的治沙實驗。在數字化沙漠治理平臺前,通過無人機將機械化固沙的作業情況實時傳送到LED屏上,“圍觀”的使節們爭相與“中國制造”合影留念。
“工程與生物治沙成果讓人印象深刻,中國科學家與工程師是在做一件給人類造福的偉大事業,相信這項技術會在國際上得到推廣。”巴基斯坦駐華大使館參贊SHOZABABBAS說,巴基斯坦也是一個深受荒漠化困擾的國家,荒漠化面積很大。而在“一帶一路”沿線,還有很多像巴基斯坦等受“沙困”的國家。
“今天看到的這種防沙固沙技術是非常先進的,希望中國能通過人員交流等方式,把這項技術推廣到其他國家去。”坦桑尼亞林業局一位官員表示,希望坦中兩國政府在今后能有一個類似的合作項目,讓坦桑尼亞更好地學習中國的這些治沙經驗。
中國是世界上沙漠化嚴重的國家之一。“東西狹長”的甘肅是中國荒漠化面積較大、分布較廣、危害最嚴重的省份之一。
多年來,甘肅自官方、企業到民間圍繞防沙治沙的探索和“新招”層出不窮,一些新型的科技治沙成果還走向了海外。如:甘肅建投研制的立體固沙車,用機械化鋪設草方格,其速度是人工的50倍,不僅降低成本,且質量要高、固沙效果更好。
中國國家林業局國際合作司副司長王春峰說,此次邀請外國專家考察,是為了讓他們了解當前中國治沙是怎么做的,也可以將中國成熟的治沙經驗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推廣。
王春峰表示,甘肅建投的治沙模式,很大程度上代表著中國未來的治沙方向。機械治沙可以解決未來勞動力減少、勞動力成本逐漸增高等問題。無人機和智能治沙結合的模式目前在國外還未出現,這對中國治沙和世界防沙有著探索作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