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擋提質漸入佳境
——樂業打造全國首個綜合類“有機農業示范基地”觀察
盛夏,海拔1800多米的樂業縣草王山上云霧繚繞,涼爽宜人。3000畝認證有機茶在云霧間自由生長,往往沒到采摘季就被訂購一空。
自2003年發展有機農業以來,樂業縣黨委、政府抓穩綠色經濟“接力棒”,換屆不換思路,將有機農業發展藍圖繪到底。
當年藍圖如今已變美好現實。該縣被授予全國第一個綜合類“有機農業示范基地”,走出一條大石山區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協調并進的雙贏之路。
綠色為底繪發展藍圖
地處云貴高原東南麓的樂業縣,生態環境脆弱,為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2003年時,農民人均收入僅有1116元,只有東部發達地區的20%左右。
生態要保護,經濟要發展。如何找到平衡點?
經過論證,該縣黨委、政府領導班子達成共識,決定發展既保護生態環境又可以創造經濟價值的有機農業。
資金補助、基礎設施建設、技術支持……每年,這個財政并不寬裕的縣都會投入上千萬元支持相關企業發展有機農業。該縣設立專職有機農業管理機構,對有機農業發展進行管理和服務。14年來,全縣累計投入資金5億多元,扶持培育龍頭企業6家,建成示范園區9個、產業基地18個。
縣長李榮能表示,這些年來縣領導班子換了一屆又一屆,但目標不動搖、方向不改變,持之以恒推進有機農業發展。
2005年,樂業縣有機農業發展規劃通過權威部門評審認定,成為廣西乃至全國第一個縣域有機農業發展規劃;2013年,該縣成為全國首個綜合類“有機農業示范基地”。
截至今年7月底,該縣已有茶葉、大米、獼猴桃、玉米、大豆、肉牛等14個類別51個系列有機產品,有機農業基地認證面積9萬多畝,產值達3.78億元,占農業總產值的35%。
“從事有機認證工作20多年,這是我到過的最美的有機茶業生產基地。”歐盟有機食品認證機構審核官保羅,今年6月中旬來到樂業,對其有機農業生產基地贊不絕口。
用心打造有機品牌
“發展有機農業是個‘良心活’,沒有捷徑。”作為樂業有機農業發展的全程見證者和參與者,該縣農業局副局長楊昌勤說。
發展伊始,有機農業在全國范圍內都還是個新生事物。為此,該縣成立了專門的組織機構,并組織相關人員外出考察、學習,邀請專家來舉辦培訓班,為產業發展奠定了人才基礎。
搞有機農業,投入大且周期長。比如有機茶在生產過程中,殺蟲燈、有機肥、人工管理等投入很大,成本居高不下。草王山有機茶生產基地負責人班俊說:“一年下來,每畝有機茶投入的成本至少比普通茶多出三分之一。”
為鼓勵企業積極參與有機農業,該縣通過政府采購、認證補助等方式加大引導和扶持力度。
同時出資補貼企業到全國各地進行有機農產品展覽活動,組織相關單位優先購買本地企業有機農產品。
在支持企業發展的同時,該縣通過建立嚴格的監管體系守住發展底線。如組建有機農業監管隊伍,對每個生產基地單元均統一編號、統一抽檢,嚴格執行生產、加工、貯藏、運輸等全過程監管。
為了讓消費者買得放心,該縣建立了防偽有機產品追溯體系。記者在縣有機農產品展示營銷中心看到,每一件有機產品上,都貼有一張標簽。據介紹,這張標簽是有機農產品的“身份證”,只有通過認證,才能獲得唯一對應的編號。消費者可以通過電話、短信、網站、數字條碼、二維碼等五種方式追溯產品信息。
在高標準、嚴要求下,該縣有機農產品得到國際市場的認可,遠銷新加坡、馬來西亞以及歐美各國。
全域旅游激發新活力
近幾年,樂業縣有機農業發展漸入佳境,進入換擋提質階段。
一方面,進一步擴大有機農產品的發展規模,推進有機農產品深加工行業發展,以解決有機農產品產業鏈短、附加值低的問題。
另一方面,依托有機農業,向全域旅游模式發展。有機農業賴以發展的綠水青山,本身也是優質的旅游資源。
如該縣顧氏云山有機茶園,已建成一座集養生、度假、娛樂、休閑于一體的度假酒店,游客除了享受周邊美景,還能享用各種有機食品。據介紹,目前該茶園每年接待游客達2.5萬人次。
圍繞“全國有機農業示范基地”“世界長壽之鄉”等名片,以五臺山、上崗為核心,打造養生健康長壽小鎮以及布柳河、顧氏茶山、草王山、火賣、牛坪、六為、蔣家坳、白云山莊、黃猄洞等10個集旅游、休閑、度假、養生于一體的精品小區。
縣委書記方志高介紹,該縣將進一步把生態農業“有機嫁接”到全域旅游上,大力發展養生、休閑、度假等衍生產業,實現農業生產與農產品加工、農業休閑旅游融合發展,激發有機農業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