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好“帶頭人”:教會徒弟、帶好團隊才是好師傅
2016年收獲榮譽之前,夏立已是54所第一屆高級技能帶頭人中的一員。“我的觀念要變,同事的觀念也要變。”技能提高的同時,他常會思考自己在單位的價值。“我去安裝一臺天線比別人快了1個小時,這是價值,但就不如我帶領團隊去裝配共同提高效率,創造1+1>2的價值。”
他努力把復雜的事情簡單化,把簡單的事情標準化,即把復雜的操作分解成一步一步規范、簡單的動作,把復雜的裝配工藝分成一段一段,由不同同事完成,過一段時間后再輪崗。在他的帶動下,團隊成員個個兢兢業業,獨當一面。
日前,走進了以夏立命名的天線工藝與制造工作室,操作臺上擺滿了各式半成品通信設備,工人師傅們正聚精會神地忙碌著。這里沒有現代化流水線,大家用手工細致地將一個個部件組裝起來,并不斷地調試,使其達到最佳水準。
夏立介紹,27歲到35歲是廠區的主力人群,大家在“兩彈一星”精神感召下不斷攻堅克難,勇攀高峰。在團隊建設方面,他認為最核心的是要改變年輕人的思維模式及工作態度。為了更好地保證產品質量,單位各種規章制度一定要嚴格執行。
大家形成了一個習慣,每完成一項任務出一個總結報告,拿出來一起討論,并成為新同事學習參考。“工人靠技能在單位生存,俗話說,教會徒弟,餓死師傅。但在我們這里,只要徒弟去問,師傅都會耐心講解。知識是海量的,詢問也是一個交流。
在夏立眼里,工人師傅們的功勞和貢獻和搞科研的博士們不一樣,“我們每天踏踏實實完成任務,保證產品質量,這是我們最需要做的事情,這個就是我們的堅持。”
雖然工作任務繁重,但他們也有了一些“意外收獲”。由于需要到室外為客戶安裝天線,夏立團隊的鉗工師傅們天南海北到處跑,“全國各地、天南海北、溝溝角角,我們都去過。”夏立還是一名攝影發燒友,抓拍了不少美圖。
天線伺服專業部負責人談到,今年的訂單數量或為去年的兩倍。“我們的定制化產品,需要一大批技術全面、精湛的高素質裝配工人、機加工人,這對于我們去社會化非常重要。”他希望夏立等人的工匠精神能影響更多一線工人,讓大家從技術、思維和態度上都有一個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