嘎瑪次仁老人在家中。馬馳 攝
西藏阿里地區位于祖國西南邊陲,平均海拔4500米,有“高原上的高原“之稱。出阿里地區行政公署所在地獅泉河鎮,沿著獅泉河谷向西北方向驅車一個余小時,便來到了扎西崗典角村。這里地處中印兩國交界地帶,具有特殊的戰略意義。
幾十年來,典角村的村民們發揚”放牧是巡邏,人人是哨兵“的精神,扎根邊疆,為守住祖國的西大門做出巨大貢獻。
嘎瑪次仁老人便是這樣一位鎮守邊疆的模范人物。
1984年,為響應自治區黨委固土守邊的號召,三十七歲的嘎瑪次仁以及另外四戶人家從獅泉河鎮加木村搬遷到典角村。過了不久,其中三戶人家就因為難以適應這里艱苦的生活條件搬走了,只留下嘎瑪次仁和妹妹兩家人。這一住就是三十余載。
老人回憶說,初到典角村時,條件十分艱苦,“沒有房子和羊圈。人只能住在用石頭圍成的臨時住所里。大家過著幾乎是與世隔絕的生活。”
嘎瑪次仁和妹妹兩家17口人就在這滿目礫石的土地上開荒,終于頑強地在荒無人煙的典角扎下了中國百姓的根。
典角村緊鄰中印邊界,從村口望去,對面山上印度方面的瞭望臺以及山腳下的印度村落清晰可見。為了守住我方領土,嘎瑪次仁經常帶領村里人在獅泉河谷地帶放牧,修羊圈、搭帳篷,保持我方在這一地區的活動。
放牧巡邊并不是輕松的工作。冬天的時候大雪封山,老人數次患上雪盲。由于醫療條件不好,不能及時救治,留下后遺癥,現在視力很差。此外,長年累月的巡邊工作還讓嘎瑪次仁的關節不堪重負,如今走路時不得不佝僂著腰。
邊境生活也伴隨著其它風險。有的時候,典角村牧民的牲畜會跑到印方控制區一側。在去追趕牲畜的時候,老人曾碰到有對面的印方士兵拿著槍瞄準他,有時也用棍棒驅趕,這時他會感到害怕。
不過,隨著我軍邊防實力的逐漸增強,如今村民們放牧時再也不擔心了,老人說。
三十多年過去了,說起典角村發生的變化,老人的臉上漏出了激動的神情。
“我從來沒想到能過上今天的生活,”嘎瑪次仁動情的說。“村子里現在家家戶戶有房有車、通水通電。村民享受著國家的邊民補貼,許多人還被安排了生態崗位,從事護林護草等工作,拿著"生態工資"。“
“我們老兩口現在每年收入有兩萬多元,衣食無憂。”
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典角村目前共生活著48戶171人。其中二組27戶于2012年整體搬遷至邊境小康村新居里。
走進新村,只見家家戶戶住在嶄新的二層小樓里,傳統的藏式裝飾讓房屋看起來別具特色,鮮艷的五星紅旗飄揚在屋頂,宣示著這里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領土。一條水渠沿著村中主干道流過,為村民提供了生活用水,也灌溉著漂亮的綠化帶。村后的一片空地上,光伏太陽能電池板熠熠生輝,為村民提供著電力保障。
一切似乎很難讓人難想象這里是一個偏遠的小村落。尤其是與對面的印度村落兩廂對比,讓人生出“這邊比那邊好”的感覺。
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村里的醫療和教育條件也大為改觀了。
“小病的時候鄉里的衛生院會派人來看。大病的時候,有車來接(病人)到鄉里或縣里的醫院治療,看病花銷全部給報,”老人說。
教育決定著下一代的命運。老人說,村里的孩子們現在沒有一個輟學的,還出了好幾個大學生。老人自己有八個孩子,有兩個成為了大學生。一個女兒正在成都上大學,另一個女兒大學畢業后,在噶爾縣(獅泉河鎮所在縣)的銀行工作。
對于孩子的教育,老人坦言:“我一直在守護祖國的大門,我也教育子女們要守護好神圣的國門。“
在老人的言傳身教下,除了兩名大學生外,他的其他六名子女都留在了典角村,繼續傳承著父輩固土守邊的事業。
典角村村民委員會。(馬馳 攝)
典角村的居民住宅。(馬馳 攝)
典角村村民。(馬馳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