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拍海南東寨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新華網發(馮爾輝 攝)
新華網海口6月11日電(周淑儀)在海南東寨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住著一個有700多名成員的“紅樹家庭”——紅欖李。和白骨壤、海蓮、欖李等大型“紅樹家庭”相比,它只能算是個小型聚落。但4年前,紅欖李一度被列為珍稀瀕危紅樹植物物種。中國紅樹林保育聯盟(CMCN)于2014年發布的《中國瀕危紅樹植物紅欖李調查報告》顯示,紅欖李國內僅剩下14株,分布在海南三亞鐵爐港和陵水大墩村。這個珍貴的“紅樹家庭”在東寨港保護區實現從無到有,從1株嬌弱的小苗到700多株健康的紅欖李,離不開省市區領導的重視和支持,也離不開王式軍及其團隊的不斷嘗試和管護。
與紅欖李的“緣”牽繞了三十余年
王式軍是東寨港保護區的一名退休職工,如今被返聘回崗繼續從事紅欖李的養護工作,與東寨港保護區相互陪伴的時光已經有38年。
1980年,年僅24歲的王式軍退伍后被分配至東寨港紅樹林保護站(即如今的東寨港保護區前身),那年海南尚未建省,保護站是廣東省人民政府批準建立中國第一個紅樹林自然保護區,于是王式軍成為最早的一批職工,與紅樹結下最初的“緣”。
“我那時候還是個門外漢,只覺得自己被分配了一份離家近的工作。那么多種紅樹,我一個也認不出,只是和當地村民一樣,把它們統稱為‘枷椗’。”王式軍說,上崗任職初期,除了巡邏、采種、栽種,還會跟著林間技術員學習辨認紅樹林的科種屬,一路認一路學,現在東寨港保護區內的19科36種紅樹林植物,他一看到就能叫出名來。
早年保護區內沒有自然分布的紅欖李,所以王式軍等一眾職工一直是“只聞其名,未見其形”。后來通過觀察各類紅樹以及學習紅樹知識,王式軍得知,各類紅樹開的花顏色不一,紅黃藍白都有,但紅欖李的花是大紅色,色澤光亮,是“最紅的紅樹花”。他回憶道,最初接觸紅欖李這個物種的過程十分戲劇性。上世紀80年代,海南全島正在進行紅樹林分布情況摸底調查。紅欖李屬于熱帶海岸植物區系,對水溫、土壤等環境條件要求高,所以分布區十分狹窄,當時僅在三亞鐵爐港有發現它的“身影”。
“林業局給東寨港保護區的職工分配了任務:在全島范圍內排查,看看紅欖李是否還有第二分布地,還提供了一條線索,說陵水大墩村有發現疑似紅欖李的植株。我和技術員趕過去,在整個村子里四處轉都沒找到符合特征的紅欖李,想著這回估計要無功而返。沒想到啊,那時臺風剛過,很多樹都被吹得倒七倒八,就在我們休息的地方,我眼尖地發現旁邊一棵倒地的樹開著特別鮮艷的紅花,就趕緊讓技術員仔細觀察,最后還讓林業局的專家趕來最終研判,發現果然是珍稀的紅欖李!”
這個發現在紅樹研究的圈子里反響強烈,吸引了不少專家學者入島研究,后經深入調查,在陵水大墩村周邊還發現了上百株成年紅欖李。在這之后的三十余年,王式軍與紅欖李的交集不多,他又回歸了保護區的巡邏和紅樹采栽種工作。
時至2014年,中國紅樹林保育聯盟(CMCN)發布了《中國瀕危紅樹植物紅欖李調查報告》。報告顯示,全國范圍內紅欖李數量稀少,僅剩14株,且均分布于海南,但它們已處于老化或退化階段,林下基本無紅欖李幼苗,種子嚴重敗育,已喪失自我繁育能力,無法進行有性繁殖。王式軍傻眼了,當初發現紅欖李的時候,興奮地跳起來的記憶猶在眼前,怎么如今這個物種已經處在瀕危滅絕的狀態。他咬咬牙,決定向東寨港保護區管理局的領導打報告,申請在保護區內嘗試人工培育紅欖李。
紅欖李。新華網發(馮爾輝 攝)
紅欖李種苗成活率從不足1%變成了100%
從2014年起,王式軍的紅欖李人工培育研究失敗了無數次,他感覺自己又回到了剛入職的新手階段。“那時候我們并不了解它的生長習性,為了模擬它的存活環境,我們甚至大費周章地帶回了三亞鐵爐港的土壤和水,但種子種下去總是無法成活。”
王式軍說,第一批采種帶回了100多粒種子,因為太過于珍貴,他選擇放在自家陽臺上培育,但哪怕是竭盡所能地細心呵護照料,也還是無法阻擋幼苗逐日走向死亡,沒過多長時間,100多粒種子就只剩下16株幼苗,“我心里也急啊,想著紅樹都是在濕地環境中生長,放在陽臺上養總歸是不合適的,于是嘗試著把它們移到了管理局外的一塊小苗圃地里,沒想到就活了!”
王式軍趁熱打鐵,帶著小團隊又奔赴三亞采回了第二批種,直接種在了苗圃地里,想著這回應該有個好的開始,然而強臺風威馬遜來襲,苗圃地的小苗折損嚴重,一些殘喘的小苗都被風吹得蓋在了泥土里。王式軍說到這還是忍不住嘆氣,“清理小苗上的泥土可是個精細活,當時還不到2公分的小苗太小太嫩了,我跪在地上,一團棉花一瓢水地清理了半個月才把苗上的泥土清干凈。后來清點了一番,這些幼苗在臺風襲擊下死了大片,第一批的16株幼苗只剩最后1株了。”
隨著不斷的嘗試,王式軍琢磨出了提高種子成活率的方法。“我們經常跟農民一起下地干活,從他們種稻谷、韭菜的種植經驗里,我受到了啟發。”王式軍說,剛采回的種子,表面有一層皮,要先有一個浸種的過程,在適溫的水中種子慢慢漲大,能增強其適應力;等它的皮脫了,就進入高溫燙種環節,殺死種子表面和潛伏在種子內部的病菌,可以增強種子活力;接著放在太陽底下曬,這樣處理過的種子,成活率會大大提高。
從一開始的成活率不足1%,到如今的成活率100%,王式軍在不斷失敗中終于看到了初步的成果。解決了種苗成活的問題,王式軍還想著給紅欖李更多的生存空間,得到管理局領導的支持后,東寨港保護區內有了一塊專門開辟的20畝野外種植區,用于移植紅欖李成年種。“保護區內有海岸濕地分布,我們選擇的野外種植區是一塊微咸泥灘地,適合紅欖李生存。苗圃地里的小苗長到20公分-30公分,我們就會把它們移植到野外,現在種植區的成年種已經有600多株。”
王式軍在護理紅欖李。新華網發(馮爾輝 攝)
紅欖李的成功培育是大家的心血
在這將近四年的培育過程中,王式軍常說,紅欖李的成功培育不是自己一個人的功勞,是大家的功勞,如果沒有領導支持、團隊支撐,無法走到今天這一步。
在與紅樹日夜陪伴的這38年間,王式軍學到了一個重要理念:紅樹林基因庫里的每一個物種都很珍貴,為了不讓紅樹基因鏈斷掉,為了讓我們的子孫后代還能在現實生活中,親眼看到這些美麗的紅樹,我們務必要竭盡所能挽救每一個瀕危滅絕的物種。
“不能想著我們國家的紅欖李滅絕了,那還能到其他國家引種,我們要育自己的種。”王式軍表示,這同樣也是自己選擇一而再,再而三地進行紅欖李人工培育嘗試的初衷。
在管理局,大家都喊王式軍為“師傅”,在海南話里是對經驗足、多方面技能都精通的人的稱呼。在這四年間的培育過程中,“師傅”王式軍也是眾人的精神支柱。東寨港保護區管理局科研科職工馮爾輝是紅欖李培育團隊的一員,他表示,局里很多年輕職工都被師傅的韌性感動,面對一次又一次的失敗,大家都有放棄的想法,只有師傅不斷地說“再試一下、再試一下”,就是這一次次的“再試一下”,迎來了成功。
馮爾輝說,印象最深刻的,是第一批存活的唯一一株紅欖李開花的時候。“當時去采種,回來才發現還夾帶了一些欖李種,紅欖李和欖李的葉片長得很像,只有花開的顏色不同,所以雖然育苗成功,但大家都不確定是否培育出來的就是紅欖李。所以當一堆白花里開出了一朵紅花時,可想而知我們有多興奮。”他說,是師傅教會了他一個終身受益的道理:遇到什么困難,都告訴自己,這都是暫時的,堅持去做,終究會有所收獲。
最早期的那批紅欖李因為十分珍貴,并沒有移植到數十公里外的野外種植區,而是就近栽種在管理局附近。這批“先鋒”被悉心照料,長得十分精神,最初存活的那株紅欖李如今已經長到了將近3米,日前又迎來了新一輪的花期。
王式軍說:“這些紅欖李都是我親自參與培育的,像自己的孩子一樣,雖然早在兩年前就退休了,但還是放心不下。現在返聘回崗之后,我打算直到自己干不動了為止,都會一直陪伴它們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