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警方打掉國內最大無線考試作弊器材制造團伙
日前,湖北谷城警方打掉了一個無線考試作弊器材犯罪團伙,繳獲涉案發射器、接收器、線圈、耳機等配件6000余件。一條輻射范圍廣泛的考試作弊黑色產業鏈逐漸浮出水面。
據警方介紹,被打掉的這一團伙,是目前國內最大的此類器材制造團伙,他們的產品占國內同類器材的六成市場份額,甚至遠銷海外。這一團伙的覆滅,從源頭上重創了國內生產銷售無線作弊器材的地下產業。
今年3月初,湖北省襄陽市公安局網安支隊在網上例行巡查時,發現一條“有人利用某網絡社交平臺,在網上銷售考試作弊專用器材”的線索。
5月7日,案件由湖北省襄陽市谷城縣公安局立案偵查,該局曾連續10年在全市網安部門考核中排名第一,具有豐富的辦理網絡違法犯罪案件經驗。
民警根據掌握的線索分析發現,大量的作弊器材發貨地都來自一個地方——武漢市江夏區。5月12日,辦案人員趕赴武漢市江夏區進行偵查。
在當地銀行部門調查時,他們得知四川省樂山市公安機關的偵查人員也在此地調查一起銷售考試作弊器材案件。
原來,在去年四川樂山的一次職業技能考試中,警方發現鄧某某組織人員進行作弊。而鄧某某所用的作弊器材,也是從江夏這家“公司”發出的。
既然四川有這種作弊器材的客戶,那其他地方呢?谷城警方將視野擴大到全國,合并同類線索。
大量相關線索隨之而來,在江西、重慶、山東、遼寧、四川、廣東等地,當地警方都辦理過同類的考試作弊案件,包括研究生考試、司法考試以及醫師資格證等多種職業技能考試。
公安機關偵查發現,案件中所使用的作弊器材,都是從深圳一家電子廠生產,然后分銷給指定的各省代理商,再由下級銷售商賣給培訓機構或考生。
一條涉嫌制造、銷售考試作弊器材和組織考試作弊的黑色產業鏈顯現出來。隨著民警的深入調查,這條產業鏈的幕后主使——深圳男子李某進入警方的偵查視線。
湖北谷城警方獲得公安部和省、市公安部門的支持,利用大數據對李某進行了綜合研判。
今年47歲的犯罪嫌疑人李某,曾是國內一家主流媒體駐天津市的記者。一個朋友在準備職業資格考試時,購買了作弊器材。李某了解后發現,這類器材技術門檻低,利潤高,擁有很大的“錢景”,受利益驅動的他決定辭職“創業”。
李某自創“合運”品牌,從2011年起開始經營作弊器材。因涉嫌非法生產、銷售間諜專用器材,他曾被湖北鐘祥、南漳兩地公安機關網上追逃。
2014年3月,因非法生產、銷售間諜專用器材的李某,被江蘇司法機關根據法律規定以非法銷售間諜專用器材罪,判處有期徒刑1年7個月。但出獄后他不思悔改,繼續搞老本行,并且生意越做越大。
“一臺‘磚頭大小’的發射器出廠價為1500元,賣給機構2200元。一塊“橡皮接收器”出廠價70元,零售價150元。”谷城縣公安局網安偵查中隊中隊長姜道銘介紹,李某的電子廠生產的作弊器材包括米粒骨傳導耳機,橡皮類、計算器類接收器以及發射器等,“可實現2至3公里內的無線傳輸和接收”。
一位辦案警官介紹,李某在深圳華強北的電子廠,擁有5條生產線,年流水額在3000萬元以上。李某不斷加大對作弊器材的技術投入,在行業中擁有較高的“聲譽”。其生產的“米粒耳機”,在進入考場前塞進考生耳朵里面,輕易不會被查出,考試開始后能通過特定的無線傳輸躲過考場屏蔽,耳機利用骨傳導發出聲音,將答案傳給考生實施作弊。同行評價,李某生產的作弊器材,設備最好,賣得最多。
辦案過程中,警方分析發現,在這條黑色產業鏈的終端,一些打著“考試包過”旗號利用作弊器材招攬考生的培訓機構,其利潤高得驚人。
“按照一次考試有10個人購買作弊服務,每人收取1萬元來算,一臺發射器加上10個作弊耳機,成本僅有3700元,毛利潤就達到了96300元。”一位民警說道。
李某的“合運”作弊器材系列產品不僅占國內同類產品的六成市場份額,還遠銷至泰國、緬甸等地。
5月23日,隨著公安部的行動命令下達,湖北谷城、四川樂山警方在兩地同時展開抓捕,共抓獲銷售人員、送貨快遞員等嫌疑人7名。
在犯罪嫌疑人王某位于武漢的家中,警方查獲囤聚貨物的倉庫一處,繳獲尚未寄出的發射器12臺、接收器1000余個,線圈、充電線等配件5000余件。
在深圳市寶安區,5月24日凌晨2時,警方發現李某的工作室、倉庫各1個,內有大量作弊器材(發射器380臺、接收器576個及各種相關配件10.8萬余件)。凌晨3時,主要犯罪嫌疑人李某在寶安區某小區落網,警方在其家中搜出作弊器材99件。
谷城縣公安局網安大隊大隊長李軍介紹,這個制造、銷售考試作弊器材和組織考試作弊的黑色產業鏈輻射全國大部分省份,目前共發現直接涉案人員276名、器材生產廠商5家、各級代理商58家、考試培訓機構8家;查明交易記錄2000多單。各專案組后續辦案工作,正在公安部的統一部署下進行。
通訊員 黃金晶 王一森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雷宇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