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他的身上有諸多榮譽:中國科學院院士、長江學者、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還曾獲得“天津市勞動模范”“天津市優秀科技工作者”和“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等稱號。然而面對榮譽,周其林非常平靜,他說:“我的生活不會因任何榮譽而改變,以前我為科教事業付出了百分之一百,今后還會是百分之一百。”
從知青到博士后
1977年,因高考制度恢復,中國學子一片歡騰。當時,周其林還是農村一名普通的回鄉知青,耕田、除草、收割是他每天生活的全部。得知恢復高考的消息后,他重新拾起荒廢已久的學業,并于第二年參加高考。最終,21歲的周其林以高分走進大學,成為蘭州大學化學系的一名學生。
從農田到課桌,周其林萬般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抓緊一切時間讀書。由于從小在南方水鄉長大,周其林一開始并不適應蘭州寒冷干燥的氣候環境,特別是冬季。他經常在宿舍熄燈后坐在路燈下面看書,久而久之凍出了風濕性關節炎,不得不住進醫院。大學畢業時,周其林明確了自己的人生方向——從事有機化學的基礎研究,至今他已為之奮斗了近40年的時光。
做研究的最大意義:教育和培養學生
雖然取得了不錯的科研成績,周其林卻認為自己更重要的身份是教師。他不止一次對課題組的老師和同事們提出這樣一個問題:我們在高校里做基礎研究的最大意義是什么?他給出的答案是:教育和培養學生。通過將學生引領到學科的前沿,幫助他們學會探知未知世界的方法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將他們培養成棟梁之才,才是高校科研的根本。正是基于這樣一個理念,周其林研發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特色教育教學方法。
周其林承擔著《有機立體化學》《當代化學前沿》等課程的教學任務。他的課堂深入淺出,即使沒有相關學科基礎的學生也能聽得懂。為了讓學生們不但學到知識,而且學會勤于思考,學會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周老師在課堂上想了很多辦法,除了把知識盡量講得通俗易懂外,還增加了互動環節,增加學生的興趣。他要求學生在課堂上多提問,并且可以隨時提問。他還將學生提問的多少和回答問題的水平計入課程的平時成績,以此來激勵學生,提高他們的科研素質。周其林的課在學生中大受歡迎,那些真正想學知識的學生多了,而那些想混學分的學生少了。
將人文教育融入學生的日常
除了在科研方面的教育,周其林還將人文教育融入學生生活日常。他會定期安排一些放松的活動,調節大家的生活,讓學生在緊張的研究工作間隙接近大自然和各種人文景觀,放松身心,豐富閱歷。
每天早晨8點鐘到實驗室,晚上9點左右離開,離開前和實驗室的同學一一交流,一周6個工作日,周其林的生活如同化學反應一樣準確。與科學研究一樣,周其林在生活上也非常細心。他為人非常謙和,沒有架子,但又嚴格自律,具有長者風范。這些個人修養,無時無刻不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身邊的人。
周其林已經為國家培養了70余名優秀博士和碩士,他們大多在國內外知名大學、研究機構、制藥公司任職,其中2人獲得國家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資助,2人獲得優秀青年科學基金資助,1人入選國家萬人計劃、1人入選長江學者獎勵計劃,3人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