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稱,巴拿馬早期中國移民與當地的大型工程建設密不可分。1848年,一家美國財團成立巴拿馬鐵路公司,承修橫貫巴拿馬地峽的鐵路。該公司到中國南方“招工”。1854年,首批華工從汕頭出發,歷經60多天才抵達巴拿馬。華工來到巴拿馬后,承受著心理和生理上的雙重壓力。由于環境惡劣,許多華工染病身亡。
1881年,巴拿馬運河動工,幾經波折到1914年才正式通航,在此期間,近萬名華工先后被從中國招來開鑿運河。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也有部分中國移民來到巴拿馬。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的華人主要居住在巴拿馬的港口城市,如科隆。許多人在巴拿馬運河區做生意,有些人則成為會計師、醫生、工程師,還有些人通過經營雜貨店、餐館和洗衣店謀生。
這是2009年1月25日,在巴拿馬首都巴拿馬城,來自中國廣東的湛江文車龍獅藝術團表演“高樁醒獅”,慶祝中國春節。新華社 王沛 攝
文章指出,由于來自一個文明程度較高的社會,在巴早期華工工作表現出色,并因此實現了向上社會流動,過上了更好的生活。許多華工在當地成了家。慢慢的,華人社區逐漸與巴拿馬人的社區相融。代際更替,許多華人甚至忘記了如何講中文。但是,根植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一些理念,如重視教育、家庭和孝道,仍然潛移默化的影響著所有華人。
李彼蔚翻譯了文中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