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的面塑繼續醒發一個小時后,放入特制的大鐵鍋、大蒸籠中大火開蒸,蒸汽中彌漫著河套小麥的馨香。下午兩點,蒸好的面塑出鍋。五個小時后,邱霞將包裝好的面塑送上宴席。杯盤間,這套面塑穩居C位。
傳統的河套面塑造型粗獷,色彩單一,且彩色多用不可食用的顏料制作,有的還會添加防腐劑,一般用作貢品。邱霞的創意面塑注重在細節上下功夫,造型更加精致,瓜果蔬菜、蟲魚鳥獸,都是面塑的素材,將菠菜、紫薯、南瓜、胡蘿卜等果蔬入面,既保證了口感,又有了豐富的色彩。
各類主題的面塑作品。(采訪對象供圖)
精心制作的面塑,宛若藝術品,重新出現在河套百姓的生活中。流傳百年的河套面塑,開始煥發新的生機。
進入臘月后,邱霞的訂單不斷飛來,包頭、鄂爾多斯、阿拉善等地的顧客,更是提前半個多月發來訂單。花饃、面人、壽桃……只要顧客提出來,邱霞巧妙的雙手都能捏出來。
重拾初心創造幸福生活
河套面塑歷史悠久,2008年被列入內蒙古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64歲的楊文芳是河套面塑制作的代表人物。出生于1980年的邱霞,2018年被認定為巴彥淖爾市級河套面塑代表人。
這個從小喜歡和姥姥捏“面人人”的80后,兩年之前正在為一筆10萬元的債務發愁,當時的生活和面塑也沒有半點關聯。18歲開始學習理發,之后結婚、生女、離婚……一個人帶著女兒艱難生活,賣過保險,在車管所當過臨時工,做過小生意,都是不喜歡的工作,也賺不到多少錢。邱霞說,那幾年日子難過,但總感覺前面有一個奇妙的轉機等著她。2017年,她看到河套面塑的相關報道,幼小時期的記憶被喚起,轉機不期而遇。
“珠玉滿堂”面塑出鍋。(新華網 曹楨攝)
花了2000多元買回一臺醒發箱,將家里的客廳、餐廳、廚房重新改造,辦好相關證照,邱霞的面塑作坊在2017年12月開了起來。
小時候和姥姥學的手藝還留在潛意識里,但真正做起來才發現,發面、揉面、造型……一道道都是坎兒。
“前兩個月試著蒸面人,蒸一鍋壞一鍋,要不是面沒發好,要不是發過了,面人蒸出來都變形甚至開裂了。”邱霞說,那兩個月,蒸變形的面塑成了家里餐桌上的主食,日日不斷,而心里的焦灼讓她食不知味。
當年臘月,邱霞接到了第一筆訂單——20個面人。然而,接連的失敗讓她丟了單子。等到終于蒸成形時,已經過了訂單日快一周,顧客最終沒來取。
灰心喪氣之后,邱霞還是想把這20個面人賣出去。當時,正值杭錦后旗舉辦年豬文化節,她聯系到主辦方得到一個展位。沒想到20個面人一亮相,就吸引了人們的目光。參加文化節的杭錦后旗領導專門來到她的展位,仔細詢問面人的用料、制作過程,并鼓勵她要堅持做下去。
面人一搶而空,被認可和鼓勵,讓邱霞欣喜萬分。繼續摸索學習,失敗的次數越來越少。邱霞開始探索造型的藝術,學習山西、陜西等地的面塑技藝以及西式蛋糕的造型技巧,將其融入河套面塑,作品一改傳統河套面塑粗獷的風格,變得細膩精巧。
邱霞將各種顏色的果蔬加入和成彩色面團。(新華網 曹楨攝)
將近不惑之年,邱霞終于找到了一份幸福的事業。訂單越來越多,10萬元的債務就快還完了。2018年,她被吸納為巴彥淖爾市工藝美術協會會員,前不久還被評為旗縣級工藝美術大師。
邱霞說,面塑是會說話的,憨態可掬的小豬、引吭高歌的公雞、顆粒飽滿的玉米……一個個生動的形象表達著幸福的千百種形態。
邱霞制作的“天賦河套”面塑系列。(新華網 曹楨攝)
杭錦后旗文化體育廣播電影電視局副局長王國忠說,近年來,為了使河套面塑藝術更好地傳承發展,當地相關部門積極挖掘培養傳承人,通過組織面塑展覽、面塑進校園、開設面塑傳承課等方式,讓河套面塑與老百姓親密接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