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鑫在巡檢設備。巡檢氣田 守護安全(見圖)本報記者 張 棖攝影報道
新春佳節,正是闔家團圓之際,在地處祖國北疆的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的大牛地氣田,采氣工人們正聚精會神地盯著眼前的電腦屏幕,仔細檢查每一項管網數據是否正常。對于管控著20口天然氣井的他們來說,安全生產大于天。
中國石化華北油氣分公司采氣一廠采氣管理六區59號集氣站作為一處偏遠站,距離最近的伊金霍洛旗臺格廟鎮有30多公里。
“除了24小時監控數據,每隔1至2小時定時收集上報數據,我們還要每小時對站內設備進行一次巡檢和定期維護保養,查看是否存在堵塞、跑冒滴漏以及超負荷運行等潛在危險,保障設備安全、管線暢通。”59號集氣站站長郭鑫向記者介紹。
剛工作一年的河南小伙江龍豪第一次遠離家人過春節。“別看他年紀小,人可要強得很,我們這兒冬季夜間氣溫在零下二三十攝氏度,水汽常常會導致氣井堵塞,解堵是冬天最重要的任務。”郭鑫在一旁說道,“前兩天夜里他一個人值班,出現堵塞以后,為了不打擾我們休息,一個人在寒風里反復澆熱水、注甲醇,干了三四個小時終于解了堵,呵氣成冰,手凍得直打顫。”
同江龍豪一樣,每天晚上都要跟隨巡檢班在各集氣站穿梭的采氣管理六區技術員崔夢迪,也是頭一次離家過春節。25歲的她去年剛從石油地質專業研究生畢業,選擇了這片遠離城市的土地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今年冬天我們全廠要保障每天770萬立方米的產氣量,其中一個站平均每天要生產10萬立方米,相當于一個地級城市一天的用氣量,我們必須時刻堅守崗位。”
隨車過節 保障平安
王漢超 徐 馳
2月4日是大年三十,7點20分,一大早往家趕的旅客在鄭州東站登上車廂時,機械師朱明磊已經守在車上了。兩個多小時前,天蒙蒙亮,他已在車庫開始發車前的全面車檢,迎接回家的人潮。
“16車有座椅無法調動!”朱明磊立刻抄起工具包,匆匆趕去,轉眼穿過半個車廂。10分鐘后,故障排除,朱明磊給乘客道了一聲歉,舒了口氣,擦了擦額頭的細汗。
朱明磊的身份,是隨車機械師。業內常這么形容:火車越來越智能,沒有列車長,高鐵可以開,甚至沒有司機,高鐵也可以開,但沒有隨車機械師,那車絕不允許開。
堵了廁所、卡了門這樣的事找誰?這時人們便會接觸到機械師。而旅客接觸不到的,是機械師對隱患的排查。朱明磊的巡查習慣是沿著一側車廂過篩子,從車頭到車尾,再沿另一側折返回來,最后回到監控室,“通過監控查看500多項數據,判斷車輛狀況。可能一路無事,但一路不能走一下神。”
朱明磊44歲,已在這個崗位上工作了24年,“要學得快,才能跟得上工作需要。”他從綠皮車到紅皮空調車,再到白皮的動車和高鐵。一路進階,車越跑越快,機械師越來越需要更高的素質。“剛工作那會兒,都說我是‘敲車的’,靠敲車聽音找故障。現在用紅外線測溫儀、手持掌上電腦等設備,非常精確高效。過去3個人負責一列車,現在一個人就夠了。”
堅持生產 用心創造
本報記者 潘俊強
春節期間,山東濟南東部城郊的一家智能工廠內,繁忙依舊。
穿上白大褂,經過風淋室除塵,記者緊隨“80后”工程師羅希望走入車間。偌大車間,寥寥幾人,沿著貼在地上的感應磁條,無人叉車、無人運料車等各種車輛各司其職。“感應磁條類似膠帶,像鐵軌一樣確保車輛按軌行駛。”羅希望說,“這節省了大量人力,讓曾經人車混雜的車間變得井然有序。”
“如何讓工人們工作更舒適?工裝治具就派上用場。”羅希望拿起一條內存條,讓記者用拇指將其按壓到卡槽內。看似簡單,記者卻感覺挺難。十指連心,稍一用力,拇指生疼。
剛到公司,羅希望就發現工人們最不愿意干這項工作,干一天,拇指紅腫,還會磨破流血。回去琢磨,他發明了內存按壓工裝治具,工人們的手再也沒有紅腫過。羅希望的創新受到公司表彰,還發了一筆獎金。
羅希望自稱“工廠的診斷醫生”,生產環節哪里不順暢,生產設備能否更人性化,他都要管,“要想走在前,就要不斷否定之前的創新,用心進行新創造,才能看到新希望。”不過,創新“獨奏曲”可比不上創新“大合唱”,眾人拾柴火焰高。由羅希望牽頭建立的一支專業工裝治具設計團隊,目前已創新設計工裝治具300多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