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華盛頓10月18日電(記者熊茂伶 檀易曉)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首席經濟學家吉塔·戈皮納特日前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得益于出口表現強勁及政府投資的刺激作用,IMF將今年中國經濟增長率上調至1.9%,中國經濟正增長對于全球經濟復蘇有溢出效應。
10月13日,在美國首都華盛頓,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首席經濟學家吉塔·戈皮納特出席視頻新聞發布會。(新華社記者劉杰攝)
IMF近日發布《世界經濟展望報告》,預計今年全球經濟將萎縮4.4%,其中發達經濟體將萎縮5.8%,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將萎縮3.3%。中國是全球唯一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預計全年增長1.9%,較6月預測上調0.9個百分點。
戈皮納特告訴記者,IMF上調中國經濟增長預期的主要原因是出口表現好于預期,以及公共投資帶來刺激效應。全球醫療設備、在家辦公設備需求高企,帶動中國出口表現強勁。同時,中國政府對基礎設施等領域的投資力度也高于預期。
戈皮納特指出,在中國經濟復蘇過程中,公共投資正在增長,私人投資也在恢復,但消費領域復蘇相對緩慢。她建議,中國將財政政策重心從公共投資轉移到為家庭收入提供支持、強化社會保障網絡上來,讓復蘇從公共支出驅動,轉向更依賴私人需求驅動。
談及中國經濟在全球復蘇中的作用,戈皮納特表示,作為主要經濟體,中國經濟正增長對全球復蘇有溢出效應,對周邊國家及中國的貿易伙伴尤其有益。
戈皮納特說,全球經濟二季度狀況好于預期,三季度也顯示出強勁復蘇跡象。然而,由于世界多地疫情仍未得到有力控制,這將拖累下一步復蘇,需要頻繁接觸的服務業尤其難以完全恢復。
戈皮納特認為,全球經濟面臨漫長、不均衡且高度不確定的艱難爬坡之路,病毒卷土重來、貿易和投資限制增加,以及地緣政治不確定性上升,都可能給全球復蘇帶來下行風險。她說,她非常擔心疫情再次暴發,如果第二波疫情導致更廣泛的封鎖措施,將帶來很大下行風險。
《世界經濟展望報告》顯示,今年全球貿易額將萎縮10.4%,明年將增長8.3%,實現部分復蘇。戈皮納特認為目前全球貿易不景氣與全球需求疲軟的現狀相符。她認為,未來貿易爭端仍將構成下行風險。她呼吁各國謹慎決策,不要轉向保護主義,同時改革國際貿易體系,實現世界貿易組織的現代化。
戈皮納特還說,中國之外的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2020-2021年人均收入增長預計將低于發達經濟體,這意味著疫情將導致這兩個群體之間的收入差距進一步擴大。她告訴記者,低收入發展中國家尤其需要國際支持,需要更多優惠融資、援助、贈款和債務減免。
戈皮納特認為,各國的當務之急是找到控制疫情、結束健康危機的辦法,而在這一點上,國際合作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