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交通報:慧眼識路打通“最后一公里”——遙感技術助力農村公路向進村入戶傾斜
最近幾天,云南省交通運輸廳綜合規劃處工作人員孫曦和同事一直忙著清洗全省農村公路數據,為自然村通硬化路做準備。
“早在2017年云南省建制村就通了硬化路,近兩年又對27個深度貧困縣50戶以上的自然村實施了通硬化路工程,但還有大部分自然村沒有通硬化路。利用遙感技術能夠逐漸摸清全省自然村的通達通暢現狀,規劃路網會更科學、更高效,克服困難也就有了底氣。”孫曦說。
不止是云南,陜西、貴州、湖南、四川等很多省份都將遙感技術與“四好農村路”結合,不僅摸清了自家底數,也為科學規劃路網、助力脫貧攻堅,注入了強勁動力。
提升農村公路核查效率避免漏報錯報
農村公路是覆蓋范圍最廣、服務人口最多、提供服務最普遍、公益性最強的交通基礎設施。2014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首次對“四好農村路”作出重要指示。
5年來,在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的科學指引下,“四好農村路”建設取得了突出成績。截至2018年年底,全國農村公路總里程達到404萬公里,占公路總里程的83.4%。預計今年年底,具備條件的鄉鎮和建制村可實現100%通硬化路。農村公路網絡初步形成,基本實現通村暢鄉。
具備條件的建制村雖然通了硬化路,但還有很多撤并建制村等人口規模較大的自然村、抵邊自然村沒有通硬化路。為這些自然村科學、高效地規劃農村公路,將是交通運輸部門接下來的重點工作。
談到科學高效規劃,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黑水縣交通運輸局局長宋曉峰深有體會。
“以前,我們黑水規劃修建農村公路,需開車一個村子一個村子跑,采集上報有關數據。動輒幾千公里的農村公路,對于我們而言無疑是一場浩大而繁瑣的工程。”宋曉峰說。
黑水縣平均海拔超過2000米,境內山高谷深,很多自然村分布在高山之上。對于人手不多的黑水縣交通運輸局來說,快速、準確收集農村路網數據的確是一項挑戰。
通過與中國交通通信信息中心遙感衛星技術團隊合作,宋曉峰和同事們肩上的重擔卸了下來。利用遙感技術,可以對農村公路進行大規模普查,其精度足夠滿足需求,而且避免了人為因素帶來的誤差,同時減少核查成本。“以前要幾天甚至幾個星期的工作量,現在幾個小時就解決了,避免了漏報、錯報,也讓路網規劃更科學。”宋曉峰說。
遙感技術不僅減輕了基層人員的工作負擔,還能全面監督規劃落實情況。
“每年我們都要修建很多農村公路,上萬公里的農村公路,不可能一一去現場核驗。一名工作人員一天可以隨機抽查2—3條路,這是遠遠不夠的。”湖南省交通運輸廳農村公路建設處相關負責人說。
“現在有了用農村公路遙感影像做成的電子檔案,杜絕了漏報、錯報。路有沒有、修沒修、修了多少,電腦檔案臺賬記錄得清清楚楚。”陜西省公路局計劃統計處副處長喬娟說。
云南省“四好農村路”管理平臺界面
云南省“四好農村路”管理平臺界面
精確識別每一條路助力進村入戶
針對農村公路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各類問題,很多省份都開始嘗試利用信息化手段摸清本省農村公路底數。其中,云南、湖南、湖北、江西等省份,在遙感衛星技術團隊的協助下,利用遙感技術逐漸看清了每一條農村公路。
云南全省20多個邊境縣(市)是少數民族聚居地區,也是脫貧攻堅的主戰場。保山市、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等地區受自然條件制約,依然還有很多偏遠自然村沒有通硬化路。
“很多自然村散居在大山里,無路可走、偏遠難行。規劃路網時,漏掉一個村落,那里的鄉親們走出大山的希望就破滅了。”遙感衛星技術團隊成員李程說。
當前,遙感衛星技術團隊正在協助云南省交通運輸廳開展全省農村公路數據的核查工作,目的是徹底掌握通自然村公路建設需求,為農村公路進村入戶做準備。
遙感衛星技術團隊首先利用遙感技術摸清云南省年報庫內外道路真實現狀,核準農村公路的線位、路寬、路面類型等重要屬性,為摸清全省自然村通達通暢現狀創造了條件。
遙感衛星技術團隊還為此項工作單獨開發了手機App,用于采集自然村點位和通自然村公路屬性信息。
手機App采集的數據反映了地方的迫切需求,遙感影像數據可對地方上報的數據進行科學性查驗,進而有助于形成云南省通自然村公路的真實項目庫。
“在此項工作中,遙感衛星技術團隊為地方基層人員提供了采集App,并統一了采集規范,制定了審核規則,確保數據真實可靠,下一步的工作就輕松了。”遙感衛星技術團隊成員胡玉龍說。
其他省份也與遙感衛星技術團隊合作,核清農村路網。湖南省完成了全省農村公路建設情況摸底工作,湖北省對于實際有建設需求的通自然村公路里程進行了核減。
借助遙感技術,市級交通運輸部門瞄準轄區農村公路發展痛點,讓數據發揮更大價值。浙江省溫州市正在對建制村和自然村通硬化路情況、城鄉客運站場和港灣式停靠站點個數和位置進行核查、更新與評估,掌握當前城鄉交通客運一體化發展水平,切實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
10月下旬,基于遙感技術開發的黑水縣農村公路管理與服務平臺正式交付,該平臺在當地發揮了重要作用。
“通過平臺,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全縣農村公路的詳細信息,也可以看到計劃修建的農村公路將連通哪些村莊。”宋曉峰坦言,黑水縣的農村公路管理翻開了嶄新的一頁。
9月12日至13日,平臺試運行階段,黑水縣446省道晴朗鄉仁恩塘村至納窩村段受連續降雨影響,多處發生泥石流,造成道路中斷。
“以前我們會通過打電話、發微信的方式上報這些信息,信息轉來轉去不太方便。”黑水縣交通運輸局技術員王青竹說,現在,工作人員用平臺配套的手機App就能上傳災毀圖片、災毀位置等信息,各級主管部門能及時看到這些信息,精準派出人員和車輛參與搶通。
除了災毀搶通,在規劃修建農村公路方面,平臺也能大顯身手。
據了解,晴朗鄉下達蓋村至卡龍鎮才蓋村計劃修建的連通公路,便是利用該平臺進行規劃設計。交通運輸部門結合遙感影像及路網數據,對設計單位提供的道路設計方案進行了審查,優化了道路里程,使交通建設資金得到更合理的運用。
雙流鎮路網優化專題圖
遙感技術可視化便利使用
現在距離2020年完成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只有1年時間。為了打贏這場攻堅仗,一條條農村公路將向進村入戶傾斜,讓貧困地區的老百姓加速走出貧困、走向富裕。
越來越多的省份已經錨定了本省2020年農村公路建設目標,條條承載百姓期盼的農村公路將啟動建設。
農村公路建設科學規劃是擺在所有省份面前的頭等大事。遙感衛星技術團隊成員李麗介紹,團隊將利用遙感影像數據,為云南省科學制定全省農村公路中長期發展綱要(2021—2035年)、全省農村公路“十四五”規劃提供可靠依據。
李麗說,當前,沒有利用遙感技術的省份在規劃修建農村公路時,或許依然存在基層人員工作負擔重、數據采集不精準的問題。
“出現這種現象是由于遙感技術與農村公路結合得不夠緊密,基層人員也缺乏相應的工具運用遙感數據。”遙感衛星技術團隊負責人羅倫說,如果遙感影像數據不加解析,基層人員看不懂,更無法用。
中國交通通信信息中心黨委書記徐鵬展介紹,根據交通運輸部扶貧辦要求,中心基于遙感技術開發了“四好農村路”管理系統,并將系統贈送給部對口扶貧的幾個縣,發揮了積極作用。
該系統為農村公路現狀遙感核查成果提供了可視化展示與統計的環境,同時支持高分遙感影像數據、電子地圖矢量數據的加載、顯示、查詢、統計、反饋報送等功能,為農村公路規劃、計劃等業務領域功能擴展提供便利。“遙感數據已經與系統對接,工作人員在這個系統上可‘傻瓜式’操作,完成各項工作。”羅倫說。
具體來講,該系統可對電子地圖矢量數據與遙感影像進行疊加比較,輔助農村公路規劃建設。利用遙感普查成果,該系統還可對農村公路現狀與各節點通達通暢情況進行分析,根據各市縣路網規劃戰略,整體重新規劃總體農村公路路網,全力解決好進村入戶“最后一公里”問題。
基于遙感技術搭建的農村公路管理與服務平臺,同樣為基層人員提供了便利化的操作工具。
“目前,我國東中西部地區發展不平衡,很多地方還沒有摸清本地農村公路的基本情況,現狀參差不齊。農村公路管理與服務平臺能夠有效縮短東中西部地區的農村公路建設與管養水平差距,為縣級農村公路建管養運提供一個新的技術手段。”羅倫說。
放眼全國,針對農村公路還沒有一個統一的平臺。羅倫介紹,希望借助遙感技術搭建全國平臺,精確評估農村公路建設里程規模,為地方申請上級資金支持項目提供支撐數據,同時提高監管準確性,強化建設資金管控。
水縣農村公路管理與服務平臺交付現場
技術人員為黑水縣交通運輸局培訓平臺使用方法
(原文轉載自中國交通報)
- 天眼照亮精準扶貧路—— 中國交通通信信息中心遙感技術團隊核查農村公路創新紀實 2018-09-11
- 通信中心遙感團隊推動農村公路管理信息化 2021-06-30
- 新聞聯播:搭建農村公路大數據精確核查精準扶貧——中國交通通信信息中心遙感團隊為“四好農村路”提供技術支撐 2018-01-17
- 中國交通報:轉載人民日報刊發文章《農村路網的數據繡花師》 2018-04-20
- 他們讓衛星的“天眼”變“慧眼”,為農村路網建立“有圖有真相”的電子檔案。中國交通通信信息中心遙感衛星技術團隊—— 農村路網的數據繡花師(青春派) 2018-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