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有政策支持新能源汽車發展
中國政府從2009年起開始為新能源汽車提供財政補貼,目前已經形成購置補貼、運營補貼、科技研發、充電設施建設等一整套的政策支持體系。政府還發揮稅收等政策工具的調節功能,對新能源車減免車船稅和免征購置稅,調整城市公交車的價格補貼政策以平衡傳統燃油公交車和新能源公交車的成本。
2016年9月,工信部發布《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并行管理辦法》(以下簡稱雙積分政策),計劃于2018年開始實施。辛國斌稱,雙積分政策將要求和激勵各汽車企業改善燃油汽車節能水平,并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
該政策對新能源汽車扶持力度明顯,為達到積分要求,目前已有多家跨國車企與中國新能源汽車領先企業達成合資計劃。今年4月,德國商用車制造商戴姆勒發表聲明,將與合作伙伴北汽集團在中國建立一家電池廠。8月29日,雷諾-日產聯盟宣布與東風汽車集團簽訂協議,成立新的合資公司,在中國共同研發電動汽車。
國外電動車產業是如何“跑”起來的
隨著石油儲量的日益減少,新能源汽車已經成為全球科技領域熱議的話題。一些傳統的汽車工業強國已經走在前面,率先發布鼓勵電動車的相關政策。汽車電動化已成大勢所趨,不可逆轉。
法國
法國計劃從2040年起全面停止出售汽油車和柴油車,到2050年實現碳平衡。法國環境與能源部部長尼古拉斯·于勒稱,對傳統動力汽車的禁售是一次名副其實的革命,這對于汽車制造商來說是一個不小的挑戰,但法國汽車產業已經具備充足的實力來完成這一轉變。
為此,法國制訂了不同的補貼標準。購買電動車及排放少于20g/km的混合動力汽車可獲得6300歐元的優惠;用車齡10年以上的柴油車換購純電動汽車可再享受6300歐元補貼,換購混合動力汽車可享受2500歐元補貼。
在新政策的刺激下,今年上半年法國電動車銷量達到16301輛,同比去年大幅增長57%。截至目前,法國已經成為歐洲最大的電動車市場。
德國
德國政府承諾在2030年之前所有新登記的車輛零排放,從而達到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的目標。早在2009年,德國政府就通過了“電動汽車國家發展計劃”;2010年成立“電動汽車國家平臺”,德國打算在2020年前生產至少100萬輛電動車,并在技術研發和市場開發兩方面占據世界領先位置。
與其他汽車大國相比,德國發展新能源汽車的特點不是靠補貼,而是采用降低用車成本的方法。2015年之前購買電動車的消費者可享受10年免繳行駛稅的優惠政策;若電動車作為家庭第二輛車,兩輛車只需交一份保險,使用相同的車牌。電動車也具有行駛優先權,堵車時可使用公交車道。
此外,作為傳統汽車強國,德國也鐘情于混合動力技術的研發。奔馳、奧迪等汽車廠商已經成功研發48V混合動力系統,并率先于今年應用在量產車中。德國希望在實現汽車全面電動化之前,由技術先進、可靠的輕混系統完成過渡。
日本
在“低碳、環保”的共識下,日本政府和汽車企業共同努力在技術研發和充電設施布局上做了大量工作。日本計劃到2020年將新能源汽車占新車總銷量的比例提高到50%,到2030年提高到70%。
為助力電動車核心技術——鋰電池的研發,日本經濟產業省所屬的新能源產業技術綜合開發機構確立了“AllJapan”體制,豐田、日產等汽車廠商和三洋電機等零配件生產企業共同參與,對新一代鋰電池進行技術攻關。
日本在充電設施建設方面主要分三個層次:普通居民的充電設施;高速公路沿線服務區和加油站的充電設施;商場、便利店等公共場所的快速充電設施。尤其是最后一項,日本積極引導社會資本參與充電樁建設,一方面為商家帶來潛在客流,另一方面鼓勵消費者購買電動車,可謂是一舉多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