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綢之路經濟帶”不涉及政治與安全話題(摘要)
古代絲綢之路并非簡單的道路概念,它是沿路各國人民普遍參與、共同維系的古代東西方的商業與文化動脈。“絲綢之路經濟帶”倡議是在激活歐亞地區既有的歷史傳統基礎上,謀求不同文明、不同國家、不同社會制度之間的共存共榮、互利共贏。該倡議具有開放性與平等性,不涉及政治與安全話題,并非所謂的中國“西進戰略”;它旨在打造一種靈活、多樣、務實的經濟合作模式,并非一定要設定自由貿易區、關稅同盟、統一經濟空間等高端目標。雖然中國是“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倡議國,但這不意味著中國將主導或壟斷經濟帶的構建。它的構建不謀求打破現有雙邊和多邊的經貿合作機制安排,并將貫穿起亞太經濟板塊和歐洲經濟板塊。其靈活、開放與包容的合作模式,將起到 “孵化器”作用,促進歐亞地區各種機制間的相互借鑒、相互促進、彼此融合、互為補充。
落實“絲綢之路經濟帶”倡議的當務之急是加強與宣布支持構建經濟帶的國家開展聯合研究與探索,盡快界定經濟帶的基本框架,統一經營思路,尋求發展共識,使該倡議盡快走出“概念股”的狀態。上海合作組織是目前推動“絲綢之路經濟帶”倡議的基礎性平臺,“上合”成員國的參與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倡議起步的關鍵。對于中國國內而言,需要中央政府盡快就“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構建,提出指導性意見,避免各地方政府為爭名分、爭先機、爭資源、爭政策蜂擁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