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活動新聞中心舉辦新聞發布會,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介紹情況。中國網 高聰 攝
中國網9月24日訊(記者 金慧慧)1952年-2018年,我國GDP從679.1億元躍升至90.03萬億元,實際增長174倍;人均GDP從119元提高到6.46萬元,實際增長70倍。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今日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新聞發布會上表示,70年來,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砥礪奮進,頑強拼搏,實現了經濟社會的跨越式發展。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
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實現飛躍
寧吉喆指出,70年來,我們完成社會主義革命,推進社會主義建設,進行改革開放新的偉大革命,極大地解放和發展了社會生產力。
1952年-2018年,我國GDP從679.1億元躍升至90.03萬億元,實際增長174倍;人均GDP從119元提高到6.46萬元,實際增長70倍。
綜合國力、社會生產力、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升
目前,我國已成為世界經濟第二大國、貨物貿易第一大國、外匯儲備第一大國、服務貿易第二大國、使用外資第二大國、對外投資第二大國。
移動通信、現代核電、載人航天、量子科學、深海探測、超級計算等領域取得重大科技成果。
2018年我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1949年實際增長59.2倍,居民人均消費支出比1956年實際增長28.5倍。
經濟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協調推進
70年來,我國固定資產投資持續快速增長,極大地促進了農業生產力水平、工業裝備水平、基礎設施網絡的提高和健全。
2018年末,我國鐵路營業里程13.2萬公里,其中高速鐵路3萬公里,分別居世界第二和世界第一;公路里程485萬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4.3萬公里,居世界第一。
教育、文化、醫療衛生、體育、社會保障、扶貧脫貧、生態環保事業全面發展。
70年來,我國人均預期壽命從35歲上升為77歲,森林覆蓋率從1976年的12.7%提高到2018年的22.96%。
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
70年來,我國從傳統農業國轉為現代工業國取得顯著成效,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中全部工業門類。第一、二、三產業增加值比例從1952年的50.5:20.8:28.7變化為2018年的7.2:40.7:52.2。
信息化深入發展,居民在網上購物、用手機支付、騎共享單車、坐高速列車成為常態,所謂新“四大發明”。
1949年-2018年,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從10.6%提升至59.6%,農業機械總動力從約10萬千瓦增長為10億千瓦。
中國作為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作用凸顯
寧吉喆表示,目前,中國是聯合國五大常任理事國中派出維和部隊人數最多的國家;中國經濟增長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居世界首位;中國堅持多邊主義、自由貿易原則,積極參與聯合國等國際組織活動;中方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已得到16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的積極響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