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倡議自2013年提出以來,已經成為國際社會熱議的話題,對亞洲發展也有重要意義。在即將到來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上,各方會勾勒出共同發展的美好藍圖,在促進沿線區域實現包容性經濟發展的同時,也必將為沿線區域帶來和平和繁榮。就此, 光明網記者采訪了亞洲開發銀行前常務副行長、北京師范大學新興市場研究院特聘教授拉賈特· 納格。
亞洲經濟的增長離不開區域間更為緊密的相互聯系,以及經濟要素的高度集中與高效配置等。當前,亞洲很多地區的基礎設施投資存在著巨大缺口,需要引進資金,加強公路、鐵路、機場、港口等設施的建設。納格表示,“一帶一路”倡議包涵了大量基礎設施建設工程,可以彌補這些國家、地區的資金缺口,在推進沿線國家基礎設施建設的同時,必將進貿交流和人文交往等,促進經濟增長,推動亞洲國家、地區實現更緊密的合作。同時,“一帶一路”建設對合作不附加任何政治條件,尊重不同國家的國情,這也是促進聯系、加強合作的一大推動力。
納格指出,“一帶一路”倡議可以推動沿線國與國之間更好地相互理解、相互交流,提高國家間的合作水平,提供了“雙贏”甚至是“多贏”的機會。這同時也要求不同國家間和地區在政治、經濟、文化等領域保持應有關切,有助于增進互信。他強調,目前亞洲國家間和地區間還面臨著很多挑戰,因此“一帶一路”對于增進國家間和地區間的相互理解的意義就更加明顯。
在納格看來,“一帶一路”建設包含諸如基礎設施建設、金融合作、文化交流與溝通等多項內容,對促進世界,特別是亞洲地區實現包容性經濟增長非常有益。他認為,經濟的包容性增長,尋求的應是社會和經濟協調發展、可持續發展,關注的應該是健康、醫療等社會問題,而健康的、有技術的勞動力又反過來會促進經濟的增長。在這一方面,中國取得了巨大成就,經驗值得所有發展中國家借鑒。“便利的基礎設施可以幫助人們加入到市場經濟建設中來,可以讓窮困地區的人接受教育。而更為廣泛的基礎教育、基本醫療,則對提高勞動者自身的技術水平和身體素質有很大幫助,對促進包容性經濟增長非常有效。”
不僅經濟增長的可持續性需要依賴包容性增長才能夠維持,而且反貧困工作也必須依賴包容性增長。亞洲部分國家和地區長期面臨著貧困問題,需要著力推進反貧困工作。納格最后強調,實現經濟包容性增長是反貧困工作的基礎,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有足夠的財富分配給貧困地區和人民,幫助他們脫貧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