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是偉大的事業,需要偉大的實踐。習近平主席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上發表主旨演講時這樣指出。130多個國家、70多個國際組織參與,1500余名來自五大洲四大洋的嘉賓云集北京,是鮮明寫照。越來越多的事實表明,“一帶一路”成為世界和平、發展、合作主題的偉大踐行者。“一帶一路”通過打造“和平之路、繁榮之路、開放之路、創新之路、文明之路”,解決世界面臨的三大赤字——和平赤字、發展赤字、治理赤字,尤其是在推動區域合作和全球治理方面具有積極作用與意義,能有效應對當前國際合作中的幾個突出問題:平等性問題、開放性問題、兼容性問題、公益性問題。
——根植歷史,面向未來。汲古絲路智慧,解決現實普遍挑戰。“一帶一路”在新時期弘揚兩千年絲路文明形成的“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絲路精神,在新時期推行開放、包容、均衡、普惠、可持續的全球化。其倡導的互聯互通,將分裂的世界、分割的市場,形成平等、橫向的合作架構,能夠解決跨國公司在全球分工中遺留的不公正、不均衡發展問題。
——開放包容,戰略對接。當今世界面臨日益復雜多元、緊迫艱巨的挑戰,單獨國家難以應對,原有合作機制和國際組織也難以應對,排他性的小集團更是不得人心。“一帶一路”倡導戰略對接,將發達國家、發展中國家、新興國家最廣泛連接在一起,真正實現東西、南北、中外、古今的大融通。“一帶一路”之六大經濟走廊沿線眾多國家中,有8個最不發達國家,13個非WTO成員國,24個人類發展指數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國家。這些國家給世界和平和全球經濟在拉后腿,現在將和平與發展的希望寄托在“一帶一路”上,絕非偶然。
——開發性金融彌補市場經濟發育不良與基礎設施短板的雙重困境。不同于商業性金融和政策性金融,開發性金融不只是金融活動,同時還是一個制度建設的活動。“一帶一路”沿線很多國家的市場經濟制度不健全,中國就希望通過金融服務的推廣來幫助這些國家進行制度建設,這就是開發性金融。過去,中國有“火車一響黃金萬兩”的說法,改革開放又有“要致富,先修路;要快富,修高速;要閃富,通網路”的脫貧致富經驗,讓世人尤其是發展中國家人民很容易為“一帶一路”四個字所打動。三十余年將七億人脫貧致富,占人類脫貧致富貢獻的七成,這是激勵許多發展中國家愿意跟著中國走,積極融入“一帶一路”的最直接動因。沒有基礎設施,就很難實現工業化。
——發展導向而非規則導向。發展是解決所有難題的總鑰匙。規則當然重要,但要不斷成熟、循序漸進形成。中國改革所探索出的“政府+市場”雙輪驅動經濟發展模式正在補“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發展短板,帶來基礎設施建設的第一桶金,通過養雞取蛋而非殺雞取卵,增強自主發展能力,同時培育了新的市場。像烏茲別克斯坦這樣的雙重內陸窮國,按市場經濟是很難獲得國際金融機構貸款的,但獲得了中國國家開發銀行貸款,彰顯“政府+市場”雙輪驅動的中國模式魅力。印尼雅萬高鐵之所以中方擊敗日方勝出,背后是中國國有銀行的支持。中國模式在非洲正大顯身手。非洲第一條中國標準跨國電氣化鐵路,從設計、施工到運營,全都采用中國模式。肯尼亞的蒙內鐵路和蒙巴薩港口建設也是如此。中國改革開放探索出一條工業走廊、經濟走廊、經濟發展帶模式,先在沿海地區試點,繼而在內陸港口城市和內陸地區試點推廣,形成經濟增長極、城市群,帶動整個中國的改革開放。現在,“一帶一路”要讓非洲市場以點帶線,以線帶片,從基礎設施互聯互通著手,幫助非洲獲得內生式發展動力,形成經濟發展帶,實現工業化和農業現代化,共同脫貧致富。
總結起來,“一帶一路”建設,不僅是解決中國經濟發展轉型、結構性改革的問題,也是為了解決世界性普遍難題:
第一,貧困問題。中國人說“盜賊出于貧窮”,很多地方落后,沖突對抗源自貧窮。只有讓他們互聯互通——中國的經驗就是“要致富,先修路”,才能了解外部世界。互聯互通,就是我們生產、生活方式重新布局,要以發展求安全,以安全促發展。
第二,貧富差距問題。在美國有1%和99%的問題;在歐洲,貧富差距助長了民粹主義。世界的貧富差距問題與全球化布局密切相關。最大的貧富差距就是沿海-內陸地區的貧富差距。“不患寡而患不均”。怎么實現解決貧富差距?最重要的是“東西互濟,陸海聯通”。
第三,治理問題。“治大國若烹小鮮”。中國一心一意謀發展,聚精會神搞建設,久久為攻,步步為營,滾雪球一樣的發展,有“五年規劃”,還有“兩個一百年”等等,讓越來越多的國家羨慕。當今世界之亂象,就是如何治理,怎么解決不折騰的問題、碎片化問題。中國人考慮問題是標本兼治、統籌兼顧。很多人用西方經濟學的觀點說中國修高鐵是不賺錢的。他所謂的賺錢就是賣了多少票,但是修高鐵以后帶來的房地產、旅游等產業的發展,西方經濟學是考慮不到的。所以,不能用原來的模式理解“一帶一路”。
“一帶一路”建設在很大程度上是在彌補歷史和現實的三大短板,第一大短板是原來殖民主義、帝國主義沒有實現互聯互通;第二是補世界經濟短板,尤其是實體經濟的短板;第三是補全球化短板,打造包容性全球化。這樣才能使“一帶一路”在世界上受歡迎,這解決了世界上重要的發展難題、發展瓶頸。中國人不從意識形態出發,實事求是,主張將自身利益與別國利益結合,如此才形成了全球大合唱。
(作者王義桅 系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近著《一帶一路:機遇與挑戰》、《世界是通的:一帶一路的邏輯》分獲“2015年中國好書”、“2016年中國好書”,新著《一帶一路:中國崛起的天下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