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又是一年畢業季。北京北五環的一個住宅區里,北京師范大學在讀研究生劉金澄正與創業團隊討論APP(智能手機軟件)的用戶體驗指數。
當高一屆的師兄師姐們都沉浸在狂歡與不舍的畢業季時,他做了重要的決定:休學一年創業。“這是非常關鍵的一年。” 劉金澄對中國網記者說。
休學創業 勇闖互聯網新浪潮
去年11月,劉金澄和另一個在北京大學讀MBA的小伙伴成立蘇格拉底(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劉金澄任公司創始人、董事長,團隊目前已有19人。
接受中國網記者采訪時,他正在進行新一輪的招聘面試,“很多都是從大公司跳過來的IT從業者。”
“時代的分水嶺已經來臨,在這之前是信息交流,之后就是信息交易。我們將迎來共享經濟和知識變現的時代。” 他說。
他們合伙湊錢開發了一款手機APP“有才有財”,網友通過付費提問來獲取自己想得到的信息。“知識、經驗、思想,這些都是屬于個人的無形產品,我們做的正是無形產品的交易平臺。”
中國網記者在網上搜索發現,有償問答平臺在2016年悄然興起,部分軟件已獲得相當多的用戶和大V支持。
劉金澄希望他們的產品是以才華留人,而非先把用戶身份化、標簽化后去吸引用戶提問。
“比如有網友提出,‘男朋友不讓她玩手機,怎么辦?’這個問題讓心理專家用一堆弗洛伊德理論解釋,顯然不夠接地氣。但周圍同學朋友卻可以給她出主意,回答的會更貼切具體。”
今年4月,他們的軟件正式上線。他們在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人民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四所高校做了一系列線下推廣:冠名北大辯論賽、請學生看電影、假期和留校學生搞線下活動……“這些活動吸引了一大批學生,清、北、人、師的大學生是目前APP的主要用戶”。
創業初期,一切都從零開始。劉金澄說,技術團隊忙到凌晨兩三點是常有的事,甚至直接睡在公司。
“無形產品這個市場很多人都在嘗試,我們最終可能成了先驅,也可能成為先烈。但我們是帶著必勝的信念來的。”劉金澄說。
創業三年 自己就是工資條
江蘇無錫,畢業6年的陳晶正坐上開往淮安的高鐵,去見一些生意上的“老朋友”。
今天淮安,明天江陰,后天上海。是他生活的日常。
畢業那年,立志創業的陳晶先是選擇了一家創業公司取經學習,三年后,他和大學的兩位同學借了一個辦公室,自己拿出3萬塊錢,成立了一家影視傳媒公司。
“選擇創業,首先是因為我不喜歡受約束,希望盡可能地釋放自己。” 陳晶說,“同時自身進步會更快一點,人生未來的可能性也更多。”
2017年,陳晶創業三年,他又創立了一家公司,發展外地業務,團隊也發展到十多個人。他說自己“從未后悔”。
剛開始為了節約成本,他的工作室和一個烘焙培訓班租在一個辦公間,這樣不僅可以接單拍攝蛋糕樣品,也可以吸引烘焙學員學習美食攝影,合作取得很大成功,解決了公司很大部分的資金問題。
“以前覺得好公司做倒閉了很搞笑,創業三年后,覺得他們真的不容易。”
相對壓力和付出,陳晶說自己得到的更多,“不用依賴財務部的工資條去生活,自己就是工資條。從一個人變成一家公司,我在哪兒公司就會在哪兒。”他說。
創業更是一種成長方式
近日,麥可思研究院發布的《就業藍皮書:2017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稱,根據國家統計局《2016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發布的畢業生人數704.2萬估算,2016屆大學生中約有21.1萬人選擇創業。
麥可思研究院的報告顯示,畢業半年后自主創業的2013屆本科畢業生,46.2%三年后還在繼續自主創業。大學生創業風險顯而易見。
休學一年創業,劉金澄認為是值得的:“有方向、能落地,團隊靠譜、有資金支持,就可以大膽嘗試。在這個風起云涌的創業時代,在國家相關的政策支持下,對青年來說,試錯的代價最小,而收獲卻是非常大。”
“創業不僅是為了掙錢盈利,如果說創業是現在年輕人的一種生活方式和成長方式,它是有意義的。他們有機會見到更多東西,即便失敗,成熟起來也會成為社會的中堅階層。”陳晶說。
(文字/焦源源 策劃/黃富友 攝像/焦源源 黃富友?剪輯/吳佳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