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支書郎吉正在介紹村里建設綠色蔬菜基地的情況。新華社記者魏兆陽攝
流轉土地的群眾實現了增收,而根據流轉協議,基地用工優先考慮村里人,村里優先安排貧困戶。據統計,去年基地共支出勞務工資100多萬元,吉絨村人均增收2165元。
高原光熱條件好,早晚溫差大,種出的蔬菜口感好、銷路好。老盛領著記者走進一間大棚,里面滿是紅紅的小番茄?!斑@里一年兩季,一畝地能產1.2萬斤,每斤在當地能賣到10元,到成都的超市要賣到18元呢!”
“基地要發展,百姓要致富,最關鍵還要靠黨和政府!”老盛說,這幾年,當地黨委政府給了公司巨大的支持。周邊的基礎設施是浙江省和成都錦江區援建的;這幾天,政府還在幫助他們打井,準備進一步擴大大棚規模;還要成立相關村子和企業的聯合黨支部。
老盛的基地,是四川藏區大力發展現代農牧業的一個縮影。近年,當地因地制宜重點打造綠色生態產業示范帶,僅甘孜州“十三五”期間就要建設3個百公里綠色生態產業示范帶,由此逐步改變藏區農牧民的生產生活方式。而現代科學技術的注入,更是讓高原上“沉睡”千年的光熱資源,轉化成為帶動群眾脫貧致富的“星星之火”。(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