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放管結合的治理提升:
城鄉全域實現“好辦事”
“太方便了!”11月24日,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縣物業公司職員劉小波,坐在辦公室電腦前登錄重慶政務服務網,輕松發起了特種設備(電梯)使用登記的檢驗預約。兩小時后,質監局工作人員來電跟他約定了現場檢驗時間。
劉小波指著全市政務服務網首頁“全渝通辦”的主題理念說,“方便、快捷就是‘好辦事’!”劉小波告訴記者,以前要辦理這樣的審批事項,必須先跑質監局申請資料,再跑審批大廳申請預約,不來回跑上幾趟根本辦不下來。
如今在我市,無論是主城區還是相對邊遠的渝東南、渝東北各地,城鄉群眾只要在有網絡的地方,就可以登錄全市政務服務網辦理審批事項。
“全渝通辦”是我市網上行政審批改革的目標,利用重慶的簡稱“渝”,諧音為“全域通辦”,即充分發揮直轄市和全國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的體制優勢,在重慶8.24萬平方公里全域實現審批事項“城鄉一體、一網聯通、同城通辦”,網上政務服務城鄉無差別。
“全渝通辦”的極大便利背后,是市、區縣、鄉鎮、村“四級縱向貫通、橫向全面聯通”的網上行政審批構架在作為強大支撐——隨著這個網絡平臺不斷向基層延伸,我市將努力實現群眾辦事“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鄉、難事不出區縣”的目標愿景,并形成“線上可以網絡辦事、線下可以就近辦事”的線上線下一體行政審批新格局。
簡政放權之后,如何實現放管結合?如何才能鞏固那些重大的改革成果?
全市政務服務網絡平臺,成為固化簡政放權成果和推進放管結合的重要路徑,也是一場從“能辦事”向“好辦事”演變的質量變革。
事實上,我市網上行政審批已有10多年歷史。然而,曾經全市30多個市級部門就有100余個行政審批系統,有的一個部門就多達20多個自辦審批系統;所有區縣、開發區家家也都有行政審批系統。
同時,全市各條塊之間審批業務標準五花八門,群眾辦事遭遇“進多家門、看多張臉、蓋多個章”的困頓,甚至存在一些農村基層群眾“難辦事辦不了事”這樣城鄉辦事便利度不均衡、基層行政審批供給不充分的現象。
破除“行政壁壘”,拆掉“權力圍墻”!
我市網上行政審批改革以來,以“打破部門封閉、融合業務系統”為突破,陸續關停或整合了區縣和市級獨立建設的審批系統,構建起覆蓋38個區縣、2個開發區(兩江新區、萬盛經開區)、34個有審批服務市級部門的全市一體化網上政務服務平臺,將各部門獨立運行的“審批小流程”整合為跨部門、跨地區、跨層級的“審批大平臺”,基本實現全市政務服務“全域一張網、審批一標準、監管一系統”。
與此同時,我市實施市、區縣、鄉鎮三級所有同類審批內容的事項名稱、事項編碼、申報材料、權力類型4個要素完全一致的“三級四同”標準化改造,并于今年10月,將全市535項市行政審批事項、342項區縣行政審批事項全部實現標準化改造并上線運行,初步實現標準和規范統一的目標,使群眾在重慶全域“能辦事”。
“只有標準化才是全渝通辦的‘語言’!”一位資深行政審批工作人員認為,“三級四同”的標準化改造本身,就是政府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題中之義。